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阿旦:印度闻风而动,美国最后一击? |2024-03-13

01

印度最近一直比较低调,除了向红海派出军舰巡航之外,没有在国际上办什么大事,主要可能是因为现在国际上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俄乌和巴以这两大冲突上,印度既插不上手,也插不了嘴,所以只能闷头发展现代化,继续等待时机。

但是据彭博社报道称,印度最近已在中印边境新部署1万名士兵。当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不过印度一向嗅觉灵敏,只要钱给到位了,它是随时可以开始搞事的。

印度最近一年,在科技上好像是点了科技树了,进展比较大,一个是印度去年发射了一艘“月船3号”探测器,这是印度首次成功在月球南极实现了软着陆。还有一个是昨天,印度的烈火5洲际导弹也试射成功了。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3月12日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当地时间11日晚上8点宣布,该组织于印度南部奥迪沙邦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岛成功试射了一枚自主研制的“烈火-5”远程弹道导弹(IRBM)。DRDO称,这枚导弹首次搭载了分导式多弹头(MIRV)。

图片

印度这个烈火-5,有点像是我们的东风41,只是射程比较短,只有5500公里,大约不到东风41的一半,然后印度还有个短板,就是没有真正的核武器,也就是没有小型化的氢弹,所以这个东西威胁性不大,但是侧面表明,印度目前在火箭载具上的能力,确实是有大幅提高的。

与此同时,《印度时报》《今日商业》等印度媒体11日报道称,vivo、OPPO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需要做“好”三件事,以缓解与印度政府长期存在的“冲突”。

报道称,印度政府首先希望看到的是中国智能手机企业聘用印度人出任当地分公司的管理层。其次,印度经销商要在本地销售环节中占据更重要位置。第三则是中国企业要与本地公司共同生产智能手机。

从这几件事情综合来看,感觉印度好像是闻到什么味了。很多人觉得国际上的事没这么多关联,其实不是这样的。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菲律宾,当年在1999年5月9日,也就是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第二天,菲律宾随即派遣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57号舰在仁爱礁坐滩,这一坐,就是25年,到现在还在恶心我们。

而每次美国那边,要在东亚采取什么动作的时候,印度就特别喜欢在西边搞事,以分散我们的精力,对美国进行策应。

从印度最近的小动作来看,不得不有所警惕,倒不是担心印度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而是探路的狗一叫,就得当心正面,可能美国联合日本,会不会有什么动作了。

02

目前来看,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力事件,就是日本的加息。三月可能只是预热,四月加息的概率还是挺高的,这个在之前的长文章《三个月后,中美缓和窗口期将结束,美国或将放手一搏?》中,其实已经有过系统的分析。

对于金融上资金层面的影响,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按照美国的尿性,打拳肯定是要打全套,如果日本加息,这可以看作是对资金面最后一次冲击,美国惯用的套路,就是同时要制造地缘上的紧张局势,来制造这种恐慌的氛围,从而推动资金外流。

图片

所以基于这样的预判,是可以预判一下美国的预判的,我们周边的局势,有可能会小小的紧张一下,当然,在我们的网络和媒体上,有可能会大大的紧张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周边局势的紧张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通过制造恐慌,来驱赶资金外流,从而形成一次金融上的冲击,这可能也是美国的最后一击,这一次要是再失败,金融战也就没啥玩的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有点想法是再正常不过了,印度做梦都希望中美之间闹掰了,然后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印度转移。但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印度的梦大概率是已经破碎了。

这个在上一篇长文章《美国不会放过我们,一旦金融战结束,新冷战将随即开启?》也说过,未来的供应链,中美之间重合的那一部分,是在东南亚,但不包括印度。

印度现在想自强,按照印度最快的自强办法,就是借助一些,像菲律宾坐滩那样的机会,把在印度的外企给抢了,所以现在那些在印度的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未来迎接欲加之罪何患无法的情况,因为印度也是个法治国家,随时可以跟你量身修改或者定制一项法案,然后合法的把你给抢了。

而印度什么时候需要这样的法案呢,根据以前的经验,很多时候印度内部都是借助挑起边境冲突,然后煽动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接着补税罚款,没收企业等一系列的法规,就会名正言顺的出台了。

像这种事情,这些年印度已经是轻车熟路了,现在印度的小动作已经开始就位,如果结合一下国际局势的演进趋势来看,还在印有大量投资的中企,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后面的日子,要么立正挨打,要么想办法撤离。因为印度现在的动作,可以说就是勿谓言之不预也。咱们也就言尽于此,你别等到最后一刻了,才假装幡然醒悟。

三个月后,中美缓和窗口期将结束,美国或将放手一搏?

美国不会放过我们,一旦金融战结束,新冷战将随即开启?


赞(2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阿旦:印度闻风而动,美国最后一击? |2024-03-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