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磊看世界
在美国硅谷有个投资人,叫彼得蒂尔,此前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最初希望获得飞行汽车,最终得到的只是140个字符。”
这里说的140个字符,是最早的时候,社交网络上发文字,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彼得蒂尔的意思是说,刚开始大家对技术的憧憬是很高的,觉得很快就能实现飞行汽车的梦想,但最后发现,大家投出来的,只是一个限制字数在140以内的社交媒体。
不过飞行汽车的问题,目前看发展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只不过要想走向大规模的制造和使用,恐怕还得看“中国工厂”的进度,否则飞行汽车就还停留在不断让大家“哇噻”的短视频阶段(比140个字符先进一些,实现了视频化),但离大众真实的使用依然非常遥远。
其实关于技术演进的问题,未来到底是人们会坐上飞行汽车或搞出更大更快的火箭,跑到月球和火星开拓新的空间,还是会诞生更多的“哇噻”型线上大模型,多一个不限字数的“问答”系统和视频软件等,依然不好说。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希望人类能登上火星,但最终得到的可能只是一个APP视频生成软件。
为了避免彼得蒂尔的自嘲重演,人类有且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中美合作。这看起来很突兀,但作为闲聊讨论,我们还是要把逻辑说清楚,请大家看完再喷。
最近马斯克的火箭公司又发射了一个重型运载火箭,运载力惊人,这被看成是人类去往火星的一种技术预演和梦想推动。
但请注意,从哥伦布抵达美洲,再到异教徒冒险移民,然后到欧洲皇家权力走向美洲,最后到全球贸易、工业革命,以及美国的崛起等,时间跨度接近500年,而这只是人类面对大西洋的阻隔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仅仅靠马斯克的重型运载火箭,就算马斯克是哥伦布,那整个人类离火星依然十分遥远。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马斯克重型运载火箭里面,主要的创新有两个,一个是对数个全流量液氧甲烷大推力发动机的控制,另一个是可回收的不锈钢外壳。
我们做个假设,就是如果火星移民已经普遍化,地球上的一半人口有移民火星的需求,这个时候对火箭的需求,就类似于当下人类对汽车和轮船的需求一样(汽车和轮船都可以重复使用),那最有可能满足这种规模制造需求的国家是哪个呢?
再考虑得全面一点,去了火星之后,是不是也需要修桥铺路,也需要建设基地,是不是也需要大规模的搞基础设施建设,总不能直接把人扔到火星就不管了吧。
那在外星球谁先可能实现基地建设能力呢?这里面,很大的可能也是中国,因为中国的月球基地建设已经有规划和时间表了。
关于星舰这个不锈钢外壳,现在全球每年的不锈钢产量大概5000万吨,中国产量就占了3000万吨,如果未来可重复利用运载火箭的主要材料是不锈钢,那很大的概率,也是需要中国来提供主要原材料用量的。
这不是说单纯强调中国的重要性,而是每一项伟大的计划,需要冒险家和领头羊,但真正要将这种计划变成大众现实的,是需要跟未来更大规模的,脚踏实地的建设者相结合的。否则最后人类得到的,就只不过是一段令人惊讶的视频而已,就像阿波罗登月,几十年过去了,大家记住的只有那面美国用来一直吹牛的,插在月球上的星飘旗,这比“140个字符”的社交媒体还令人陌生,离大众实在太远了。
如果从更加现实的角度考虑,马斯克是在用移民火星这个终极目标,拉动整体的大众商业,最终大众商业再去支撑移民火星的可目标持续性,而这个正在走向“自我造血”的大众商业才是应该注意的。
比如星链就属于为火箭发射等建立的辅助系统,但目前星链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终端商业链接,一方面星链在给各类政府提供卫星地图和定位服务等(包括有偿军事用途等),另一方面星链提供的终端通讯和网络服务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扩展,在欧洲等地,很多用户都已经开始使用星链的终端设备,每月固定得给星链服务公司接近100欧元的流量费等,这还不算数千欧元的设备购买费用,目前星链的全球购买使用户数已经接近300万。
这就好比说,如果五百年前哥伦布等跨越大西洋等探险去美洲(实际上是要去东方的),只是欧洲皇室等支持,那么如今马斯克树立起来的火星移民目标,实际上已经开始由全球消费者和投资者买单了,而且大家还都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