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士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的方法论经典文献,它开宗明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
这是《大学》中事关改造主观和客观——“亲民”“至善”——世界的核心思想,其中关键是“道”和“德”二字。韩非子“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扬榷第八》)[2],是在说事物的共性“道”和个性“德”的关系。太田方解释说“道之在物曰理,明验事实曰核”[3]。《辞海》解释得更明白:“‘德’,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4]可见,中国古人讲究的是从“德”即实事中求来的“道”,反对的是无“德”之“道”,即脱离具体对象的空论。
明乎此,第二个重要点就是“在明明德”。其中前一个“明”是动词,是明白的意思,后一个“明”是“明确”、“正确”的意思,即大学问的要义就是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德”。找不到或不明白什么是“明德”,就找不到或不明白“大学之道”。懂得了“在明明德”,也就顺理成章地理解了“格物致知”的意思: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这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另种表述。格物,即只有确定了事物的“德”性,方知事物的本性(道)。学习之道,在于且也难于先明正确的“实事”(“明明德”);明于正确的“事”,方知正确的“道”;明乎正确的“实事”,方可正确地“求是”。正可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那么,为什么要“明明德”呢?是为了“治其国”,为了“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5]
“大学”,王阳明称之为“大学问”[6],大学问与小学问不同,大学问就是关于政治和治国乃至做人即“亲(新)民”的学问。从治国的道理说就是:“格物致知”,先具事理再求道理。从做人的的道理说就是:想做事得先有诚意,再有立场(心正),有立场才有“修身”即“做什么人”继而组建什么家庭(齐家)的政治前提。修身、齐家完善的人才可以担当国家大事,以实现“国治而后天下平”的伟大抱负。
小学就是技和术的学问。我们目前大学教的多数课目在古代都不属于”大学”而是属于“小学”科目。
老子《道德经》,原本是《德道经》[7],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中“道”从“德”出,即先讲“实事”(德)再谈“道”理的特点。《老子》说万物“道生之,德畜之”,这与管子说的“德者,道之舍”是一个意思,即“德”是“道”的具体物质载体,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易·乾》:“君子进德修业”。这是后世先入“事实”再去“求是”、先“格物”再来“致知”、先谈“问题”再谈“主义”的认识方法的较早的表述。这种思想到汉时概括为“实事求是” ,后宋人“器”与“理”关系的讨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及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整风,都是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德”“道”关系的认识,是贯穿古今的“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继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用现在的红色话语转述就是:大学之道,在实事求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王明的错误在于他不“明明德”,他错误地将用苏联之“德”求中国之“道”,结果就是南辕北辙,给中国革命带来重大损失。今天我们也就能用西方之“德”求中国之“道”。这就是《大学》告诉我们的“大学问”。
————
[1]刘俊田、林松译注:《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1988年版,第5页。
[2]张觉译注:《韩非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3]张觉译注:《韩非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4]徐兆仁主编:《中国韬略大典·管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5]刘俊田、林松译注:《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1988年版,第5、6页。
[6]《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大学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7页。
[7]《老子》最初又名《德道经》,书中的内容顺序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与后世的《老子》是不同的。后世的《老子》,如王弼本、傅奕本,河上公本等,均名《道德经》,其文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可能主要是被道教篡改所致。在先秦,韩非是第一个对《老子》做过系统研究和阐发的人,他在《解老》和《喻老》中所述的《老子》,其内容的排列顺序便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韩非所见的《老子》应是古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老子》帛书甲、乙本,该墓主是西汉初人,死于文帝十二年,该帛书《老子》亦应是古本。帛书《老子》甲、乙本亦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在《解老》和《喻老》中所述的《老子》相同。这说明古本《老子》是《德道经》,而非《道德经》。《德道经》与《道德经》虽只一字颠倒,但这充分说明《老子》最重视的范畴是德,不是道。参阅孙景坛:《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