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肖磊:中美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在对方身上 |2024-04-07

作者:肖磊看世界


美国目前在中美经济各类谈判等过程中,主要提到的一个点是“产能过剩”,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展开来讨论一下中美经济目前遇到的各类问题,以及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当然,纯属闲聊。

关于产能过剩,确实存在,这就好比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产业,都可能同时存在卖不掉的东西和生产不出来的东西,工业经济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经常性的会同时存在。

中国从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目前提到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从发展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市场的角度,来引导和解决一些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以及还有一些产业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后进入到由中高端产业主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但请注意,实际上“供给侧”这个词,是当年日本发明的,日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重工业和一般性制造业等层面的产能过剩问题,然后开始着手解决,直到90年代基本完成。但当这一改革完成的时候,日本经济从大的规模和增长等层面,也基本进入了停滞期,从而开启了失去的很多年。

这不是说日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选择是错的,恰恰相反,日本解决产能过剩的选择完全正确,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日本制造开始走向中高端,整个研发和技术的竞争力持续壮大。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能不能直接学日本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同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不同的解决办法。

那日本具体是什么办法呢?总结起来就是迅速缩减实体产业的国际化输出(因为美国反对日本产品的大量出口),而转向资本产业的国际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实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此几乎停滞,而资本产业又打不过美国,最后实体产业,比如汽车等,还是吃1990年前国际化的老本,资本输出方面在新兴国家还稍微有些优势,在欧美地区基本没有啥成就,除了买美国等的房产,还就是买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再就没啥可说的呢。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反过去再看,日本在实体经济去产能之前积累的汽车、机床、传统制造等重工业领域的优势,一直保持了下来,直到现在,而在去产能之后发展起来的半导体、手机等产业,都变成了小产业,甚至都没竞争过韩国。美国当时一方面要求日本在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另一方面着手打击日本的半导体等中高端技术产业。最后的结果就是大规模制造业只能吃老本,而新兴的半导体等领域被美国收编,同时大飞机等制造进展缓慢,最后放弃。

更直接一点说,假设日本和美国当时的谈判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就是日本在大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可以,但美国必须得允许日本收购美国的高端技术企业,而不是反过来被美国打压和收购。而事实是,美国不仅要求日本在大规模制造业领域去产能,还十分警惕和拒绝日本收购美国的技术企业,同时反过来还要打击和收购日本的半导体等公司和业务。

如果大家仔细看,现在中国面对的情况跟日本当年“去产能”的时候面对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在大规模制造领域去产能,另一方面打击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阻止中国资本对欧美技术企业的并购,中国的钱到了美国,只能是买楼、买体育娱乐和被“抢劫”。然后同时还要威胁盟友不要跟中国合作,搞产业链整体性“脱钩”。

那中国会是下一个日本吗?

我这里说点国家历史惯性认知问题,比如二战的时候,美国其实一直想不通,日本为什么要跟美国开战,但其实这跟日本此前的战争经历有关,在发动对美国的战争之前,日本在1894年打赢了大清帝国,然后到1904年打赢了俄国,觉得打美国也可以搏一把。再比如,二战后,整个联合国都听美国的,美国还有原子弹,在东欧搞极限冷战,苏联都不敢轻易跟美国打,所以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判断中国根本不可能出兵。

如果这些工业强国的逻辑不够明显,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印度,在1954年从法国手上直接强势“收回”了“朋迪榭里”,1961年轻松就打赢了葡萄牙,拿下了果阿。于是,1962年就直接跟新中国开战了。

所以你会发现,二战日本打美国,战后美国对朝鲜战争的判断,以及印度选择打中国等的失败,实际上都是基于历史惯性,对当下局势的严重误判,才导致完全失败。

其实我要说的是,这一次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性各类策略打压和自信判断,就来自于这种历史惯性。因为在战后经济的发展中,美国在对德国和日本经济层面的“战争”都胜利了,也就是美国完全摁住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独立发展,然后把这一套全部转移到了当下的中国身上。

那德国和日本为啥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安排”发展呢?

这里面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是,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战败国,都完全基于美国的底层经济框架来建立战后分工和发展体系,也就是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美国市场、资本和产业链体系;

第二个是,国内市场可持续性有限,体量看上去很大,但跟美国的体量比起来依然差得比较多,这就使得内外占比失衡,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了整个商业的成功与失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只有一次机会,在国际市场跟美国的竞争其风险承受能力完全不同;

第三个是,大规模制造和辅助消费的货币结算等领域并没有打开新的市场,无法自我培育新的国际循环体系,把所有的关注点和突破点,都寄希望于美国的态度,忽略了世界更大的部分。

好,我们再回到“产能”过剩这个话题。我举个例子,假设最先掌握和使用高速铁路技术的德国和日本,能够拥有更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只造了一两条高速铁路,那么其酝酿出来的溢出效应,就可以把这项技术和建设能力,输出到全世界(比如汽车领域,由于量足够大,溢出之后就很有竞争力),所以这一轮全球高速铁路建设的需求,实际上是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来之后,才全面溢出到全世界的。

印尼首条高铁通了之后,现在又要搞第二条了,问题是,印尼是很富有的国家吗?不是,但印尼对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真实需求是存在的。因此说,我们对产能的理解,在需求没有激发出来之前,在建设能力没有提升之前,实际上并不好去定义,很多优势供给,本身就能决定需求。

中国的钢铁等产能确实很大,确实需要调结构去产能,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庞大的钢铁产量,不是中国生产的,而是美国生产的,对中国和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恐怕所有跟钢铁相关的原材料和产品,都要上涨好几倍。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影响最大的是,如果钢铁这类原材料出现稀缺,大家的发展规划都要萎缩,更不要说具体的产业发展,因为如果连钢铁都稀缺,大家都买不起,那还会规划修铁路吗?还会规划各类建筑和工厂产业吗?这对于中国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已经有了各类产业发展的基础了,但对于全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来说,我们严重过剩的东西,是这些国家极为稀缺的东西,新中国刚建立那会,有一段时间,叫大炼钢铁,非常缺钢铁。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一方面要在国内调结构,不能再以环境等为发展代价,但更重要的是要放在全球待开发市场去看,这种需求只要出现启动效应,需求就会爆发,因为如今的中国,跟当年的日本和德国完全不同,日本和德国缩减的产能,后来的中国给补上了,但如果中国去产能了,未来谁能补上中国的产能呢,如果补不上,那么全球整个新兴市场就会被长期锁死,由于基础工业材料太贵太稀缺,建不了港口和船只,修不了路,搞不了现代工厂。

很多人可能会说,日本当年去产能应该是明智的,比如钢铁,后来中国和韩国的钢铁产量就起来了,要是日本不主动去产能,那等到中国和韩国起来之后,还不是死得更快。但其实大家没有关注另一个产业,就是消耗钢铁很大的造船行业,现在韩国和中国是全球造船业最大的国家,日本的去产能,最后也去掉了很多产业的可能性。

汉风网网站提示: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7)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肖磊:中美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在对方身上 |2024-04-0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