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耶伦谈不成,中美必有一战? |2024-04-11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于4月9日结束访问中国的行程,离开北京。
在耶伦访华之前我们说,耶伦这次访华会跟中国谈两个重点,一是美国认为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二是美国国债。不过,耶伦跟中国谈论产能过剩问题,这是在明处的议题,美国国债则是在暗处,是在背后、私底下的商谈。
果然,美国媒体前两日报道,耶伦表示:同中国就产业问题进行“艰难对话”。耶伦和中国总理李强会晤的时候,向李强提出了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1 产能过剩跟美国没干系!
问题是,中国是不是工业产能过剩,跟美国有什么干系?
说实在的,如果美国“嫌弃”中国工业产品过于便宜,美国可以不买。对吧?说实在的,还有买家嫌弃卖家东西便宜的道理?
美国过去不是没有这样干过,觉得你的东西太过便宜,就动用反倾销调查,对你的商品加征关税。
要不,就是直接加征关税。特朗普于2018年跟中国贸易战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干吗?

图片

再不然,美国也可以直接限制中国的商品进口,对吧?
为什么美国这次不这样干呢?说穿了,这是因为美国竞争不过中国,也是因为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加征关税,赢不了中国。美国这些措施都试过了,不是吗?
换一个角度说,拜登政府有这个脸再跟中国打贸易战,加征关税吗?
再说了,耶伦在访华之前提的那些事,都是有关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方面,例如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美国早已经于2022年通过了《削减通胀法案》,给予美国国内厂商,或是在北美洲的厂商补贴,又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进口。美国这些早就已经做的事情,现在却要跟中国谈什么产能过剩?
不是都已经做出进口限制了吗?还要来谈什么”产能过剩“问题,那就没意思了。
当然,我们预期中方还是会很有礼貌地向美方解释,但实际上就是说,你们美方的贸易限制、加征关税等,差不多都干了,还有什么好不满,还有什么好批评的?
所以,重点就是我们前几天的说法:《美国对华最后施压,中方不可小看!》,美国想要趁着欧洲在新能源领域也敌不过中国的时候,趁机把事情搞大,好诱使欧洲国家跟美国一起,对中国经济封锁,脱钩。

2 耶伦放低姿态的目的
耶伦这一趟的访华行程,对媒体释放的消息是经过一番设计的。耶伦说:“正在跟中国在产能过剩方面进行艰难的对话。
美国非常擅长于舆论造势。为什么耶伦这样说?
一,耶伦这是表示,她跟中国商谈很困难,因为中国在产能过剩方面态度强硬。
二, 耶伦是在暗示,美国做了很大的努力,而且是为整个西方国家努力。所谓的西方国家当然是包括欧洲。
三,耶伦这是采用低姿态,意思是对外表示,美国正在”艰难“地和中国商谈、交涉。而中国强硬的态度致使在这方面难以达到效果。

图片

耶伦的目的就是要造成一个现象,让西方世界认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中国政府需要解决。
这就是耶伦此行的目的之一,要把耶伦之前对中国的指控,转化为中国的责任。
正如前面说的,中国是否产能过剩,干美国什么事?

3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那么中国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
有的。耶伦这一趟来不是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因而打乱国际商品价格,造成美国工人失业吗?
而耶伦的焦点是放在了新能源产业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
这些都是之前美国和欧洲信誓旦旦地说,要捍卫地球居住环境,要环保,去污染,节能减碳的要求,不是吗?
然而,美国和欧洲现在要扬弃环保,不管新能源了?
美国和欧洲不是还有许多的环保团体吗?纵然一些环保团体很识相地跟着美欧的政治倾向走,搞政治正确,然而,还是有一些环保团体不是那么的政治正确。
中国可以跟这些环保团体联系,共同为绿色地球,环保地球努力。当然,此等做法是经由民间组织,不需要由官方出面。
举个例子,美国彭博社气候和能源领域方面的专栏作家大卫·菲克林(David Fickling),于4月9日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耶伦为了阻挠中国在清能源洁领域的技术,不惜把”反气候保护主义“包装成绿色产业政策,为此丢弃了200多年来的经济学原理。

图片

菲克林还说:中国企业发展清能源洁技术是因为市场有需求,而不是耶伦所指的,是”“不公平的政府支持”。
菲克林说得没错,新能源车、太阳能发电等,不都是需求吗?而且是中国市场有需求,西方国家市场也有需求,否则中国企业怎么卖出去?
菲克林又说了,耶伦无视于中国产业的比较竞争力,这是基本经济学原理,然而耶伦却指责中国“产能过剩”,这不是与美国大力提倡清洁能源技术的做法相矛盾吗?何况清洁能源技术在中国出口的份额中,其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并且现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是这一代人以来的低点(贸易逆差变小)。
有些话,由对方的自己人来说更具说服力。所谓的舆论战正要如此。
是以,中国不需要觉得话语权被美国掌控,因而觉得在话语权的争夺上缺乏胜算。
纵然一些美欧环保人士抱持政治正确。但还是会有一些人不为美国的政治路线所动。中国需要在舆论的争夺上扩大朋友圈,转换对手的力量,为己所用。
拜登不是在上任的第一年,就和欧洲国家一起高调参与第26届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吗?而且美国和欧洲还在此次会议中高调宣布一些大胆地降低碳排放的计划吗?
那么,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中国民间环保团体可以和西方环保团体交流,而且,不需要涉及政治上的议题,只要单纯地谈论环保,谈论如何促进新能源对节能减碳的贡献。
从这方面的交流,自然能够将诉求散发出去。

4 耶伦的债务增加计划
除了新能源和产能过剩的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议题——美国国债超额需求的问题。
这个议题耶伦是不会公开说明的,也不会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只会说中美两国将加强经济和金融上的合作。
美国国债已经来到了34.6万亿美元,这个压力大了。可以说。耶伦在整个拜登政府任内一直在筹钱,焦头烂额地为拜登政府筹钱。

图片

耶伦此行可能向中国提出了美国的债务增加计划,希望中国配合。
可以确定的是,耶伦的要求肯定得不到中国政府的答案。
接下来的问题是,美国会不会因而在其后采取极端的行动,例如战争?

5 发动战争?
这是许多人关心的议题,尤其是,这两个月在欧洲的法国和德国都分别提出了呼吁,要派遣军队前往乌克兰。国际社会的动荡不安有增无减。
换一个角度想。美国虽然不敢和俄罗斯发生直接的冲突,但美国最擅长的就是进行代理人战争。
事实上,美国已经在西太平洋埋下了三个引爆点。
一个是台海,这方面不用多说。
另一个是朝鲜半岛。美国从2022年底到2023年底,这一整年的时间,经常性地和韩国进行各种军演,包括海空陆的军演。
美国和韩国的经常性军演已经引起了朝鲜极大的不满。这是第二个引爆点。
另一个是南海,不过菲律宾军事力量薄弱,想要引爆也引爆不起来,因为一旦发生冲突,中国这边肯定是碾压式的优势。

图片

更何况,中国连军舰都不需要出动,只要动用海警船就好。如果真的触动了军舰,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菲律宾自己送上门来吗?
既然冲突的地雷都已经埋下了,如果迫不得已,例如,美方债券难卖,卖不出去了,岂有不引爆地雷之理?
最后要不要引爆,引爆哪一个地雷?就看美国如何评估代价了。

6 美方发动冲突的考虑
美国如果不是透过代理人战争,而是想要亲自下场,那真的是不可想象。
这并不是说,美国军力强大,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损伤,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从此会一蹶不振,因而不可想象。
其实是反过来,美国一旦失败了,这包括战败和“不胜”,
美国将承担极大的代价,提前让出世界霸权地位。然而,美国承受不了这样的代价,必须要思考再三。
不胜是指在一定期间美国内无法取胜。
论到中美直接的冲突,中国不会跑到太平洋中间跟美国发生冲突,主战场不会是在太平洋中间或第三岛链。
如果主战场是在第一岛链,美国能有胜算吗?方面,我们以前谈论过,今天就不再谈论了。
有关美国在第一岛链有没有胜算的答案,可以从中美双方的军事交流机制得到答案。2022年8月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中国切断了和华盛顿的军事交流机制,美国因此大为紧张。

图片

当中方切断和美方的军事交流机制的时候,这表示中国会随时掀开底牌,一旦危机出现,那可能就是直接的军事冲突。中美双方没有军事交流机制,到底是谁更紧张些?
不管是代理人战争,或是直接的冲突,美国会如何评估冲突的代价呢?
答案取决于美国能够引得多少美国的盟国参与冲突,或是参与对中国的制裁。
有关美国的盟国是否会直接参与冲突?除了日本外,其余国家可以不用考虑。就凭卖给那些欧洲盟国,谁愿意蹚这个浑水?
就算这些欧洲盟国的海空军万里迢迢地跑到西太平洋,其战力也不足惧。
继续推演下去,如果美国不直接参战,日本精得很,不会搅和进来。
问题是,美国如果直接参战,那就缺乏发动盟国对中国制裁的正当性。
事实上中国并不畏惧爆发冲突。中国大陆一直以来在等待的是,对手先开第一枪, 这包括美国、菲律宾和台湾地区。
一旦对手先开第一枪,中国正好可以抛开包袱,放手保卫领土,保卫主权。

图片

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而出兵,这是大义凛然之事,美方想要在此时发动盟国对中国制裁,没有正当性,也缺乏号召力。
更何况,那些盟国想要参与制裁,得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所能够承担的损失。中国岂有不反击的道理?必然会予以反击。

结论
耶伦这次访问中国肯定是铩羽而归。然而,在产能过剩的指控方面,耶伦的重点不是在于是否能够和中国商谈成功,而是在其后策动欧洲国家和美国一起对中国设置贸易壁垒,同中国经济脱钩。
至于引爆冲突,虽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更为紧张的是美国,需要精细计算的也是美国。这会是美国的头疼问题。
那些已经被美方埋下的雷,就由美国自己去伤脑筋吧!反正中国早已经做好备战,就看谁要开第一枪。
接下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将访华。叠加布林肯的访华,我们可以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头绪。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赞(22)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耶伦谈不成,中美必有一战? |2024-04-11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