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唐如松:西南有什么?|2024-04-19

默克尔去过成都,朔尔茨来了重庆。中国的大西南对于德国领导人来说,或者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地方。事实上,很多西方国家领导人都到过成都 或重庆。比如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捷克总统泽曼,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等。更不要说成都大运会期间多国政要云集蓉城了。访问重庆的外国政要比起成都来并不逊色,有澳大利亚的总理,巴基斯坦总统,葡萄牙总理和吉布提总统等外国领导人。


当然我们主旨还是要说德国。你瞧,德国从现任总统到上一届总理,再到现任总理都对中国的大西南兴致盎然,那么这其中必定存在一定的原因。最官方的说法是成渝地区是渝新欧铁路的龙头位置,事关亚欧一体化的命脉所在。中欧想要进行高等级合作,那么成都和重庆无疑应该是欧洲人关注的焦点。就像中国会对德国的杜伊斯堡关注一样,因为那是渝新欧铁路的另一端终点,属于龙尾的位置。这样的解释,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当然,超越渝新欧铁路这个概念,中国人对杜伊斯堡的了解大致也就和德国人对成都重庆的了解差不多,都属于对方国家民众心目中籍籍无名的城市,成都有点例外,因为大熊猫。


欧美乃至整个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于中国的不了解,其实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欧美民众对于时政和国际局势的关注度远没有中国人高。而且中国人自古就有胸怀天下的教育理念,这使得我们自然会对中国以外的世界有了较多的关注。即便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在今天的中国,还是不乏很多对西方国家心向往之的人。可见,想要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另外一个国家有着充分的了解,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好在我和我的读者们,大多都具备了较为广阔的视野,虽然在价值观和是非理念上仍然有分歧,但这种分歧却不是因为不了解,而是因为了解之后所产生的不同观感所致,这个不足为怪。


成都到底有什么?重庆又有什么?大西南地区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又意味着什么?这个作为中国人,如果不去深思的话,也许都是比较懵懂的。而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欧洲人来说,所谓的西南,大约也就是欧洲的西班牙吧。其实也挺近,其实也不远。除了能够在那里享受一下地中海的阳光和沙滩,印象再多一点的话,大致也就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了。


但是中国的大西南很显然不一样。这些天我迷上了一位视频UP主,是一个专门从事大件物品运输行业的视频主。从成都旁边的德阳市,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大型货物运出,有的是运往蜀中本地,比如绵阳,广元等地,有的是运往眉山,乐山。然后再经过乐山港进入长江运往全国各地。通过这些视频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成都有一条道路叫做大件路。这条路我很早就走过,但一直不明白这条路为什么叫做大件路。按照取名规则,大字头的地名很好找,但件字开头的地方名,我至今还没有听说过。现在终于知道了,这条名唤大件的路,其实就是为了运送大件货物的。这条路的天桥、隧洞、弯道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甚至就连红绿灯的架子也是可拆卸或可移动的。一切都是为了大件。


除了这些大型的工业生产能力,在重庆和成都这个成渝经济圈里,还拥有强大的轻工业制造能力。这个我也是深有体会的。我曾经在成都的周边乡下开车游走,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个看上去不起眼,走进去却很完备的工业园区。而事实上,从外面看上去,那里根本就是一个村庄。这倒不是国家的特别安排,而是成渝人因地制宜的习惯所致。总之,但凡你想要生产的常规工业用品,在这里都是可以做到现场考察生产流程的。当然,一些精美的精巧的工业品,还是得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才能购买到。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西南,事实上存在着巨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以及产业体系备份能力。如果真的出现全球性的热战,而且西方世界联手真的能够威逼到中国门口的话,那么这些备份能力将会让中国保持持续的战斗力。当然,这些可能其实在当前这个中西方实力对比下,已经很难出现了。但无论会不会出现,拥有这种能力和没有这种能力还是有着天渊之别的。


德国南北最长距离860公里,东西最长距离640公里。所以,一般德国人是不具备这种思维的。因为完全无法实现的规划,考虑起来就没啥用。而从重庆到上海,飞机需要飞两个半小时,直线距离1700多公里。是德国南北距离的两倍。朔尔茨这次就是从重庆飞往上海的。落地后他心里一定会嘀咕一下。“这中国,真他妈的大。”而这种大,也不过是中国东西距离的一小半而已。从重庆可以向西再走两千多公里,而从上海向东,虽然是大海,但东北的哈尔滨则位于更东的位置。


当然,如果只是说领土的大小,其实对朔尔茨或者欧洲国家的其他首脑,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毕竟欧洲人目前最关注的俄罗斯,就是全球第一大陆地领土国。其东西经度横跨九个时区,而中国不过才五个,更有欧洲的盟友国家加拿大和美国,也都是领土广袤的国家。所以,国土大小对于欧洲人来说,并不稀奇。所稀奇的只是这些地区的发展前景以及战备作用。朔尔茨从重庆的解放碑到上海的浦东,他应该不会觉得在基础建设上有太多的差异。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觉得在城市建设上都是各有特色,最起码在市容上没有高低差别。朝天门和外滩算是各擅胜场。那么,在一个如此广袤的陆地空间里,中国会有多少这样的城市,这些城市和乡村中又蕴含了多大的工农业生产能力?


想到这里,朔尔茨应该会不安地挪一下屁股:这样的实力是很难啃的,哪怕是跟着美国一起啃。想来想去,似乎只有合作一途。但如今的德国,自主能力稍弱,真要明目张胆谈合作,那是有风险的,所以,到了上海之后,朔尔茨还是不得不拿出美国人给的稿子读了两句。其中就有产能过剩一说。但朔尔茨心中应该明白,所谓产能过剩,其实就是拥有巨大的产业能力。西方世界无法竞争的产业能力。美国人担心,德国人却未必。否则,你看朔尔茨为什么在重庆去博世,在上海去科思创呢?这些都是德国企业,它们的产能可都属于中国产能的一部分。如果削减产能的话,这些德国企业是不是该做点贡献呢?我想,朔尔茨肯定不愿意。


对于中国,欧洲领导人真的需要增进了解,否则很容易做出误判。小国寡民的思维和大国崛起的理想看上去格格不入,但如果习惯了,融入了,一切或者也会很美好。

赞(2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唐如松:西南有什么?|2024-04-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