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凌:在宋词里读懂教员的晚年|2024-04-25

1

前段时间在《“有些事,比生死都重要”》里说到,教员读《念奴娇·登多景楼》时痛哭流涕,1976年春节看电影又大哭一场,读者朋友们让我说说这些事。

那今天就来说说。
生命的最后两年,教员经常有选择性的读宋词,因为有些话已经说过太多次了,但是效果不大,身边又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他便选择和宋人对话,用宋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1975年4月,教员正在杭州修养,期间便指示工作人员给他印刷大字本的宋词,篇目包括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孝祥的《六洲歌头·长淮望断》等等。

这些宋朝词人,清一色的壮志未酬。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是这样的: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感叹吴、晋、宋、齐、梁、陈这六朝不思进取,偏安江南的温柔乡,最终国破家亡。最后一句,王安石以古喻今,意为宋朝不坚持变法,迟早走上六朝亡国的老路。

在1975年那个时间点,教员读这首词,指向性非常明显。

如果说王安石的词意,写出了教员的告诫,那么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则写出了阻碍国家进步的原因,以及教员的期望: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需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指出了六朝败亡的原因,以及当时革命难以推进的原因,暗合了教员“斗私批修”的初衷。

教员希望人民不要管敌人是否强大,以谢安指挥肥水之战的姿态,破釜沉舟,以弱胜强,到中原问鼎之轻重,这是“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的意思。

开列的宋词篇目里,辛弃疾的词居多,也是有原因的。

数年前,教员雄心万丈的要改天换地,可谓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是武汉七二零事件后,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走不下去了,就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但他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员前半生功业辉煌,后半生理解的人不多,战友们纷纷离去,正是“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但是那又如何,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做的是超越古人推陈出新的大事业,所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即便“知我者二三子”,他也认为自己对得起国家人民,后人会理解他,就像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样。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寄托的也是没人理解的心情,随后用“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发问,满脑子想一些蝇头小利的私事,对得起牺牲的两千万烈士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从这些宋词里,可以看出教员晚年的心境——悲凉、不甘、想做最后一搏,所以7月28日重读《念奴娇·登多景楼》痛哭流涕,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他长期情绪压抑的宣泄。
汉风网网站提示:
经过两天的测试与系统重构,我们的支付问题已经解决,请老友们放心支付。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23)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凌:在宋词里读懂教员的晚年|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