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江向海,川流不息 巴勒斯坦,必将独立
当地时间4月18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就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包括中俄在内的12个国家均投票赞同,英国和瑞士弃权,安理会15个成员国之中,仅美国一国投下反对票。
巴勒斯坦目前是联合国的观察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接纳新会员国,需要经过安理会的推荐,由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因为接纳新会员国是一项实质性议题,所以安理会的决定,需要至少9个安理会成员同意,而且中美俄法英5个常任理事国均不反对,方可通过。如联大表决,则需要至少三分之二会员国的同意。
因此,虽然这一次的表决只有美国一国投下了反对票,但因为它是五常之一,所以此次巴勒斯坦入联申请最终还是未获通过。
对于这样的结果,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罗伯特·伍德在会上辩称:
“长期以来,美方一直都在呼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进行必要的改革,为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做好准备。而与此同时,美方也注意到了‘恐怖组织’哈马斯目前在加沙地区的权势——而加沙是此次决议所设想的巴勒斯坦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方仍然‘强烈支持’‘两国方案’,美方这次投票并不表示反对。但美方认为,只有通过双方的直接谈判,才能实现巴勒斯坦的建国。”
对于美国在安理会投下的这唯一一张反对票,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表示了赞赏,并对哈马斯组织还有那些支持巴勒斯坦入联的国家大肆攻讦。
“赞美美国,否决了这项可耻的决议草案……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这才过去了半年,竟然就有国家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这简直就是对‘恐怖主义’行为的一种默许甚至是奖励。”
除了卡茨之外,另一位以色列官员,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也对此次安理会的投票表决大吐苦水。在表决结束之后的代表发言中,埃尔丹当着众人的面侃侃而谈、大放厥词:
“巴勒斯坦当局是一个支持恐怖主义的实体……他们付钱给‘恐怖分子’屠杀我们,巴勒斯坦人甚至不愿意承认以色列是一个国家……尽管巴勒斯坦未能够着加入联合国的门槛,但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泛指中俄等国代表),却令人遗憾地投下了赞同票。你们此举无疑是在奖励巴勒斯坦的‘恐怖活动’……我真替你感到悲哀。你们的行为只会让巴勒斯坦的气焰嚣张,让他们更加胆大妄为,并把巴以和平推到了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对立面。”
不仅如此,埃尔丹还在其发言将近尾声时,对当天所有投下了赞同票的国家释放了一波群嘲技能:
“和你们这些国家的代表交流,简直就像是与一堵砖墙对话。”
虽然埃尔丹在安理会上的发言口水横飞,但所有这些唾沫星子却没有一点是溅到俄罗斯代表的身上的。因为就在埃尔丹发言之前,出席当天会议的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和第一副代表波利安斯基,均已离开了会议大厅。随后,其他国家的部分国家代表及听众也一同离开大厅。再后来,大厅内约有一半的座位都成了空位子。
俄罗斯代表走了,我们中国的代表傅聪大使还坐着。但我们留下来,不是为了听伍德和埃尔丹这些人的奇谈怪论和无稽之谈的,我们留下来是因为我们还有话要说。这些话不仅仅是替我们中国政府和人民说的,同时也是替正在受苦受难的巴勒斯坦人民,还有全天下真正希望巴以能够获得和平的人说的:
“独立建国是巴勒斯坦人民几代人的夙愿,正式加入联合国则是这一历史进程关键一步。早在2011年,巴勒斯坦就提出了申请,由于个别国家的反对,安理会当时的行动被搁置了。13年已经够久了,可相关国家还在抱怨时间不够、不该急于行动。这种说法是不真诚的。当前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都更具紧迫性。”
“有关国家不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声称理由是巴勒斯坦国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我们对此不能同意……巴勒斯坦作为国家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两国方案’的基础不断被侵蚀。有关国家对此视而不见,采取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现在又反过来质疑巴勒斯坦不具备执政能力,这完全是混淆是非的强盗逻辑。”
“更令人不可接受的是,有关国家还质疑巴勒斯坦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会员国资格,暗示巴勒斯坦是否‘爱好和平’还是个问题。这样的指控未免太过分,对于饱受被占领之苦的巴勒斯坦人民来说,不啻于在伤口上撒盐,是极大的侮辱。如果出于政治算计不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不妨大方地说出来,而不必找借口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二次伤害。”
“独立建国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不容置疑、不容交易。”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大势不容抗拒。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巴勒斯坦国将在联合国享有同其他所有会员国同等的权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作为两个国家可以比邻而居、和平共处,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这一天早日到来,中方将继续作出不懈努力,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我们要这人间所有的道,都在青天下;我们要让那亏过心的鬼,目中有王法
我不知道大家在听完傅聪代表的这番发言之后,内心都是什么感想,但我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去年末上映的一部刑侦题材的电影,张译主演的《三大队》。
张译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名叫程兵,是三大队的队长。程兵能力过硬,而且为人正直热诚,因此不仅在办案过程中屡立奇功,而且深受三大队上下一众战友的爱戴。
然而,不幸的是,在某次侦破一起恶性入室盗窃转抢劫、最终演变成强奸致人重伤案的过程,办案心切的程兵不慎失手,导致嫌疑人王大勇死亡,程兵被控过失杀人罪,锒铛入狱。三大队的其他队员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
虽然从曾经的三大队长变成了后来的牢狱犯,但是这样的重大打击并未挫败程兵缉拿真凶、匡扶正义的决心。出狱之后,程兵热血难凉,前后历时11年,以普通人身份闯遍了大江南北,吃尽了无数苦头,期间还曾与昔日三大队的一众战友产生了一些交集。程兵这才意识到,原来他昔日的那些兄弟们,他们的心里也没有放下这桩案子。机缘巧合之下,三大队再次集合,队长程兵再次领着他的战友,踏上漫漫追凶路……
《三大队》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刑侦电影,单看故事基调的话它的剧情其实是很压抑的,好人没好报,坏人却逍遥法外。好人因为过失锒铛入狱,获释之后却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昔日的战友、过往的事业,全都成了过眼云烟。只有程兵自己一人,因为放不下心中的执念,不抓住王大勇的共犯王二勇誓不罢休。
这个故事甚至就连结局都让我觉得很伤感,程兵最后抓住嫌犯也有机缘巧合的成分,那种感觉有点像是因为老天爷可怜他,所以才让他逮住王二勇的,而不是因为办案的手段有多高超精妙。
“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我在听到片尾的这句台词时,心里其实是很难过的。我既替程兵觉得安慰,同时也替他感到不值。我心想:惩恶扬善是好事,但这事咱没必要自己扛吧?为了一件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事儿,而白白搭上自己十几年的大好年华,这么巨大的付出和牺牲,真的值得吗?
现在,看完傅聪大使在安理会上的发言,我释怀了。我的心跳终于找到了和程兵的脉搏共鸣的频率。
美国投反对票否决巴勒斯坦入联一事我们事先心里有没有数?我想我们是有的。如果单从短期的结果出发,那么我们其实完全没必要就这样一个既定的结局而在安理会上如此浪费唇舌。而且,美以两国的代表,以及其他那些暗地里和他们穿一条裤子的西方国家代表,他们也是肯定听不懂我们说的这些话的。
但是他们听不听,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的话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我们的话是说给全世界人听的:现在我们该作出选择了,是战争还是和平,是暴虐还是公平,是和全世界有良知的国家和人民一道,还是站到以美以为代表的极个别几个国家那边,我们不能再模棱两可了。巴勒斯坦等不起啊,加沙人民等不起了。
傅聪大使说这些的话时候虽然语气还是很平静,但是我能感受得出来,他的内心是愤怒的,一如此时此刻所有心同巴勒斯坦人民的人。
我不知道他这一番话是否就能促成巴以局势的和解,促成“两国方案”的落实,促成巴勒斯坦的入联,大概率是不能的。
但是有一件事我非常清楚:那就是如果都这种时候了,我们,还有全世界所有良知未泯的人,如果我们还不挺身而出,那巴勒斯坦人民的和平就真的没有指望了。
在程兵看来:“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干的,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而在我们看来:“有些话总要有国家来说的,那个国家为什么不能是中国?”
程兵的十几年人生没有白费,只要最后抓住了罪犯,那么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它们不会白费,半途而废的,才叫白费。
那不是无用功,那些都是为了让巴勒斯坦的河川流向大海而汇聚起来的涓涓细流,为了迎接黎明的到来而在最黑的夜里点亮的无数火把。
为什么明明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无关,为什么明明就看不到结果,为什么即便都这样了我们还是要坚持到底?
因为程兵在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因为我们在说的是正确的话。我不管我做的这些事、说的这些话有没有盼头、多久才能有盼头,只要它们是正确,那我们就要把它们坚持下去。
世界人民是理解我们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公义公道,只是他们看不到盼头,所以没人敢出头而已。
人活一口气,国活一个理。我们要的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理解或赞赏。
我们要的,是加沙城里的小孩子,出了门再晚也能平安归家。
我们要的,是侵略者从天上降下的导弹雨,再滚回天上去。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