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东南亚,曾经是中国的领土》的结尾说了一句,明朝三宣六慰里的三宣一慰能留在云南,要感谢解放军,很多读者就要求展开详细说说。
好吧,这篇文章就以解放大西南为背景,聊聊解放云南的来龙去脉。
我们都知道,明清时期的云南是西南边陲,如果某个大臣被流放云南,基本可以确定回不来了,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依然把云南视为蛮荒之地。
19世纪后期,法国以西贡为起点,逐渐侵略东南亚的东部地区,建立起将近75万平方公里的法属印度支那,覆盖越南、老挝、柬埔寨。
英国为了保卫印度的东部边疆,则发动了三次英缅战争,把缅甸纳入英属印度。
随着英法在东南亚建立殖民统治,紧邻缅、越的云南,便处于中外交流的最前沿。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云南不仅接受了“科学、民主、自由、独立”等先进思想,地区经济也和英法紧密结合,与东北、江浙、广东并列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云南的优越条件,让清末民初的云南军阀,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中央政府不满的时候,他们可以借英法的支持,割据地方乃至问鼎中枢,和中央政府合作的时候,他们可以借中央政府的权威,向英法提出更有利的条件。
总而言之,云南军阀在英法和中央政府之间左右摇摆,谋求利益最大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风云际会的云南,陆续出现了四位“云南王”。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云南陆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蔡锷听到消息,立即和同盟会员唐继尧等人起兵响应,驱逐云贵总督李经羲,事后,云南各界推举蔡锷为云南都督。
虽然在“二次革命”以后,蔡锷被袁世凯召入北京,暂时脱离云南,但袁世凯准备称帝的时候,蔡锷还是能返回云南成立护国军,并出兵四川,打的北洋军节节败退。
短短数年时间,蔡锷在“割据、拥护”之间切换自如,把云南的地理优势利用到极致。可以说,蔡锷就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任云南王。
1916年,蔡锷在日本病逝,资历深厚且兵多将广的唐继尧,真正掌握了云南的军政大权,出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成为第二任云南王。
唐继尧统治云南十二年,最终失败不是因为军事不强,而是在政治上站队错误。
1920年代,陈炯明坚持“联省自治”,孙中山则积极推动北伐,要求“武力统一”,在这种关键时刻,唐继尧为了保住云南地盘,便支持陈炯明的联省自治,拒绝配合孙中山的北伐运动。
孙中山去世以后,唐继尧的野心更加膨胀,竟然想推翻广州国民政府,兼并两广。
为了达到目的,唐继尧要求广西的李宗仁配合或者让路,准备把李宗仁绑到战车上。结果,李宗仁指挥两万桂军击败唐继尧的七万滇军,唐继尧从此一蹶不振。
1927年2月,国共的北伐军已饮马长江,云南不可能置身事外,于是滇中镇守使龙云、滇南镇守使胡若愚、昭通镇守使张汝骥、滇西镇守使李选廷联合发动政变,囚禁唐继尧,宣布效忠国民政府。
随后,四位镇守使开始角逐云南的最高权力,经过一年的战争,龙云最终击败其他三人,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全省保安司令,成为第三任云南王。
在政治上,龙云坚定的站在蒋介石一边,积极配合蒋介石的清党决议,甚至在“云南内政改革会议”上提出清党、财政改革、国库管理、消灭土匪等四项改革决议,把清党视为改革的前提条件。
在军事上,龙云尽量听从蒋介石的调遣,而且在民族大义方面绝不含糊。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龙云任命卢汉为第六十军军长,出滇抗战。
因为云南的特殊条件,龙云给第六十军配备了非常豪华的装备——全军人均一顶法式钢盔,每个连三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三门迫击炮,此外还有德国克虏伯山炮、每分钟射击四百发的法式高射机枪。
凭借这些装备,第六十军在台儿庄战役的时候,和日本板垣师团爆发硬碰硬的较量,其中“禹王山攻防战”被国民政府定为优秀战例,编入国民党军事院校的军事教材。
就这样,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龙云都做得无可指摘,稳稳做了十八年的云南王。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