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田岛:华为的一场大突围(下)|2024-06-23

架桥

MetaERP在马来西亚上线成功,给全体项目成员和公司上上下下都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但是,马来西亚子公司的业务只占华为整体业务的不到1%,这个系统还非常脆弱,无法支撑200多家子公司的业务量。就像中央红军抢占了安顺场渡口,但只找到一条小木船一样,这样是无法支撑主力部队快速渡河的。红军必须抢夺泸定桥,才能让大部队安全、快速地通过。

 

MetaERP的“泸定桥”在哪里?

 

常栋的设想是由易到难:“等在马来西亚上线后,我们总结沉淀经验,先把100多家销服型子公司全面覆盖,然后辐射到全球4个供应中心,最后来啃中国区这块硬骨头……”

 

但当时华为正遭受新一波的制裁,形势越发紧张,在ESC会议上,领导说:“我们现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了,工具软件也被禁用,照这个形势下去,ERP系统的切换时间可能比我们原先设想的更紧迫,我们可能要找到整个链条上最关键的那个根节点,优先替换。大家都说说,对于下一步项目计划的看法。”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业界在实施ERP软件新版本时,首先要进行试点,而且保险起见,为了催熟产品,新版本最好能经过一到两年的业务运营试用。也就是说,公司如果直接完成中国区切换,就要冒巨大的风险。

 

中国地区部销售主管打破了沉默:“从销售侧看,现在海外战场收缩,中国区市场快速增长,整体规模已占到全球近70%。”

 

大家感受到了70%业务量所带来的压迫感,这更是一次对公司业务而言生死攸关的决策,财经、供应体系主管也各自补充了信息。

 

“中国区现在是我们连接全球各个节点的关联交易中心,也是我们的全球账务中心。”

 

“全球生产物料的采购、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全部集中在这里,如果老ERP系统不能用了,无法保障买得到、造得出、供得上,公司就会真的停摆。”

 

“那就切中国区!”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闷。安静了几秒后,领导组成员纷纷表示支持,ESC主任拍板,“下一阶段我们就上中国区,没有退路!”

 

中国区的这场硬仗,让常栋想起当年的飞夺泸定桥战役。现在,马来西亚子公司成功上线MetaERP,一支小部队已经渡到了河的“左岸”,但大部队还在“右岸”。接下来,团队要架起一座“铁索桥”,即通过技术攻关,提升MetaERP系统的性能、容量与稳定性,使之具备支持全球业务的能力。

 

1. 新的基因

第一项技术攻关,是元数据多租的技术架构。

所谓元数据,是指描述系统基本属性的数据。如果把ERP系统比作一张桌子,元数据就是长、宽、高等基本属性。在传统ERP系统中,这些属性的可调整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华为老ERP系统也因此构建了490多万行的定制代码,衍生出300多个外部应用,变得越来越庞大,架构难以治理。

而在元数据多租的架构中,具有共性的元数据被标准化,桌子的长、宽、高是基本属性,但用户可以增加颜色、材质等扩展属性,差异化需求可以做到灵活扩展、个性配置,这样就把ERP系统变成了一个开放、可扩展的系统。

元数据多租架构在ERP领域还没有先例,如果华为能够成功应用,这将是一个创举。

但在讨论过程中,也有不少担忧的声音。有人担心,现在进度本来就很紧了,元数据多租和当前任务冲突严重,项目能顺利完成吗?还有人说,以团队现在的能力和软硬件限制,能把ERP系统搞出来并上线,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为什么还要增加难度,引进没有经过验证的新技术,搞砸了怎么办?

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在一次研讨会上,常栋提出了“打造通用产品的七大原则”,统一了元数据多租整改的标准与方向。他说:“各位主管和产品经理在思想和意识上一定要统一,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基于元数据打造业界领先的企业数字化平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撑公司未来30年的发展。”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项目组决定紧急刹车,将现有开发任务暂停3个月,由于距上线时间仅剩6个月的时间,所有产品团队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元数据多租整改。

熊彼特说过,创新就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项目组勇于打破思维惯性的约束,敢于中断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开发进程,这真是一个疯狂的决定!认准了就勇往直前,所有人奋笔疾书,签下了任务书,开始了覆盖全产品的元数据多租整改。

经过紧张的整改工作,项目团队成功完成了32个业务对象、505个实体、1482个应用服务、544个页面等元数据的构建及发布,元数据就此全面诞生,为MetaERP产品注入了面向未来的基因,让它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软件程序,而是拥有了可以自我分裂和扩展的生命力。

2. 新的底座

第二项攻关,是云原生技术。所谓云原生,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中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的软件方法。原厂ERP系统由一组大机来承载,云原生则意味着ERP系统的数据底座将不再是固定的物理硬件,而是调用云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和资源弹性能力,来实现各种场景下的系统功能。

2021年11月的一个晚上。夜已深,ERP研发作战办公区内依旧灯火通明。突然,啪的一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顿时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一处。

“算不准,还是算不准,这可怎么办?微服务解耦后数据太碎了,一张多维度科目余额报表,花了4小时计算,结果还有误差。”交易核算团队的技术负责人几近崩溃地拍打着桌子。

“以前老ERP系统在大单体结构下,数据都集中在关键的几张表中,现在七零八落,要从十几张表中汇集,这不光影响数据库的性能,数据的准确性还一直在80%左右徘徊,怎么办?怎么解决业务数据100%一致的问题?”

“MetaERP是分布式系统,按照布鲁尔定理,保证可用性、容错性的情况下,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是不可能达到100%的。这可是一道世界难题啊!”一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低声嘀咕,说出了会议室里每一位技术专家的心声。

刘振羽是MetaERP的首席技术架构师,看到大家忧心忡忡,他一时间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他想出去抽支烟提提神,于是起身走出办公楼。在经过车库的时候,他看到一辆辆电动汽车在车位上充电,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他知道,每台电动汽车都有一个集中的电源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负责数千颗锂电池的充电、放电、散热和生命周期管理,非常强大。受此启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ERP“总体控制”的设想,即在各个微服务之上,专门构建一个应用,自动监控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一旦发现系统或数据差异,立刻报警,并及时进行干预,这样无限逼近布鲁尔定理的极限,使数据一致性等同于100%。

一致性问题找到了解决思路,但是,还有个性能问题横在大家面前。

随着研发会战不断深入,华为云的技术攻关也在不断告捷。云的容器起弹速度从最初的每分钟1000个容器,提升到每分钟3000个,团队提前达成目标,士气高涨。

但在接下来的采购订单大单处理的性能测试中,结果却全部没有通过。大家十分着急,加班加点进行攻关,想了很多方法,比如加计算资源、数据库扩容、代码优化,但是收效有限,阻塞情况仍未改善。

连续几天的攻关,使采购模块技术架构师徐华非常疲惫,他坐在公司班车上,看着窗外飘着的绵绵细雨和拥堵的车流,喃喃自语道:“今天估计要迟到了。”

大巴车仿佛读懂了他的心思,竟一路畅行,通过了拥堵路段。

“噢,对啊,虽然其他车道很堵,但公交车道是畅通的。”

公交车道——这几个字闪现在徐华的脑海里。

 

 

 

 

 

汉风网网站提示:
请您放心购买,如果您支付打不开的话,请联系我们微信客服,(微信号:hanfengkefu007 免验证),五分钟内发您全文
联系客服办法请点击网站地址http://hanfeng1918.com/baijia/92855.html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客服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

赞(1)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田岛:华为的一场大突围(下)|2024-06-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