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杨风:欧洲和中国密谋,大力反击老美?|2024-06-30

中美欧全球三极力量,再度上现代版的三国演义。
今天的内容,我们将详细推演美国、中国和欧盟的三方演义,三方在策略和战略上的攻防,有明处的策略,也有暗地里的谋划,非常精彩。
前阵子的新闻,欧盟在议会选举过后,仍然做出向中国电动汽车在原有的10%的关税之外,再征收额外的关税,税率从 17.4%到38.1%不等。如果叠加原来10%的关税,最高税率将达到48.1%。
为此,中国政府立即与欧盟展开咨商。
欧盟要对中国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的消息,引起了一些美西方国家跟随,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展开三十天的咨询期,以决定是否采取新的关税措施,防堵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威胁。

图片

此外,土耳其在欧盟做出加征关税决定的前一个星期宣布,对原产地为中国的燃油车及混合动力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请注意,土耳其并非是欧盟的成员国。
一时之间,对中国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加征关税,似乎在美西方国家阵营中蠢蠢欲动,中国面临极大的压力。
1 美国对华变招三次
谈到这些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动作,除了是因为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高,产品过硬外,还有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
事实上,美国在背后的运作极深,先是美国要求中国,安排财政部长耶伦于4月初访华。等到耶伦的访华行程谈妥后,耶伦立马在美国国内释放消息,说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产能过剩”。
美方在贸易上批评中国,从之前的“倾销”,到特朗普于2018年3月发动对中国贸易战的时候,批评中国采取不公平贸易、中国政府补贴,以及以市场换技术,再到拜登上任后对外宣扬,要摆脱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依赖, 到今天总计变换了三次。
产能过剩是第四套说法。
美国对华变招三次,还真不简单,果真是全球“律师”产业大国,能够不断地找到说辞。
2 美国精心布局
针对耶伦这一套办法,当时我们说(三月),耶伦在美国放出风声,抛出议题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到中国访问、协商。
但耶伦并不期待中国会同意美国的说法,因为美国知道,中国肯定不会答应美国的条件。耶伦的计算是这样的,中国是否答应并不重要,耶伦只是借由和中国协商的机会,向世界宣告,美国很努力地同中国协商。同时耶伦也向盟国控诉,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图片

第三步是,耶伦在炒热这个议题后,把此一议题带到G7,带到欧盟。目的是要伙同欧盟国家,一起应对中国,压制中国。
是以,我们看到耶伦在G7会议中继续批评中国产能过剩,然后再到欧洲扩大战线,在德国法兰克福拉开调门,抨击中国产能过剩。
但是在这之前,也就是耶伦从中国返回美国后不久,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等项目加征关税。甚至把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四倍,达到100%。
目的就是为了向欧盟和美国的盟国做出一个示范样本,我(美国)都把关税提高到100%了,你们(盟国)当然得要跟,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项目加征关税。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计策看起来还算成功,耶伦为了拜登,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谋划。
但是,耶伦之所谋能不能成功呢?虽然美国看到欧盟和一些国家打算跟着美国,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做出加征关税的措施,但效果会如美国的预期吗?
这时候就得看欧盟方面。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关税后,中国指责欧盟实行保护主义,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欧盟则是声称,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进行了不公平的补贴。
中国和欧盟互相指责,美国在旁边看了岂不乐哉?美国是不是高兴得早了呢?
其实,在欧盟做出最终的决议之前,中国这方面已经使出了一招,中国警告,不会坐视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施加不公平的贸易限制。

图片

此外,中国还抛出了反制措施,要对美欧大排量汽车关税最高提升到25%,以为报复。
中国先于欧盟的最终决议之前提出警告措施,正是我们在之前视频的说法,要让欧盟清楚知道,欧盟如果对华加征关税,不可能不付出代价。
3 中国报复措施可能涵盖多项产品
很不幸地,欧盟毕竟还是对中国的新能源征收额外的关税。这时候的中欧关系面临紧张气氛,有可能走入两败俱伤的局面。而这正是美国乐意见到的结果。
这时候的中欧局势稍显混乱,中国的报复箭在弦上,中欧贸易大战一触即发。6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告,可能对从欧盟进口的猪肉征收临时反倾销关税,作为从6月17日开始的为期一年的反倾销调查的一部分。
中国对美欧可能的(农产品)报复措施,不算新鲜。2018年3月,当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也是先针对美国的农产品同样做出加征关税的措施,作为报复。此一报复措施也给了特朗普政府压力,特朗普得要面临农业州选民的压力。
中国对欧盟进口猪肉加征关税,将影响西班牙、荷兰和丹麦的出口利益。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猪肉总值约60亿美元,欧盟国家就占了其中一半以上的份额,西班牙在其中占了约四分之一,排名第二和第三是荷兰和丹麦。
我们不去讨论德国在欧盟做出决议之前,反对加征关税的做法是否做做样子,也不去讨论法国赞成加征关税,是不是自认为受到的影响比较小,而德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总之,中国即将做出的报复可能涵盖了猪肉、酒类、和大排量汽车。这些项目会把欧盟主要国家都涵盖进去,这些国家别想逃。
4 中国汽车厂商的技术优势
看起来中欧双方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不过,还有另一个重点,双方可能在酝酿一个默契。希望能够走上一条和中美之间不同的路。
中欧双方看起来很僵,但都留了一些空间。中国对欧盟的报复性关税还是没有实施,而欧盟也于前两日“稍微”把加征的关税调降了零点几个百分点。
重点在这里,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和美国的做法有些不同。
一,经调降后,欧盟加征关税后的最高税率是47.6%,而美国对华电动汽车的关税是100%,还是比美国的最高税率低许多。
二,虽然欧盟调降的税率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虽然调降的幅度似乎是看不起人的样子!但欧盟在等待和中国进一步的协商。

图片

三,另一方面,欧盟国家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到欧洲投资,这一点特别不同。美国是彻底和中国决裂,不买中国电动汽车,也不买中国电动汽车电池,更不让中国汽车厂商到美国投资,彻底脱钩。
目前有比亚迪在匈牙利的投资,以及奇瑞在西班牙的投资。
换一个角度想,欧盟欢迎中国汽车厂商的投资,正是解决中欧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分歧。
这一点就特别有意思,过去总是美欧日到中国投资、设厂,美欧日携带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技术输出中国。也正是这个原因,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理由之一,是指控中国以市场换技术。
现在反过来了,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的杰出成就,现在是中国厂商对欧洲技术输出,是中国厂商携带资金和技术到欧洲设厂,增加欧洲的就业机会。
甚至于,是欧洲不得不要求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与欧洲汽车厂商技术合作,利用中国的技术,或成立合资企业。
总之,在电动汽车领域是中国的技术和竞争力优势,使得欧洲国家不得不面对、接受的结果。因此,过去的东西方技术转让换了方向。
5 欧洲接受中国,美国坚持脱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欧洲(欧盟)国家选择接受中国,而美国拒绝?
一方面,欧盟国家和美国不同,美国坚持维系其全球霸权地位,因而不惜自损,也要想尽办法伤害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
但欧洲并不存在霸权竞争的问题,更重视其自身的经济状况。
例如,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在这个月的一次演讲中说,欧洲的制造业就业岗位是美国的2.5倍,而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制成品用于出口,而美国的这一比例仅为五分之一。

图片

另一方面,欧洲汽车产业透过合资企业的形式,与中国汽车产业深度合作,这些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有很大的份额。德国大众汽车约三分之一的销量和大部分利润是来自于中国市场。德国并不愿意电动汽车上的分歧和中国决裂。
那么说穿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提高,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正是希望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到欧洲投资,或是与欧洲汽车厂商合作,等于是预留这一部分的空间。
1993年11月1日,在欧洲大陆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成立后,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在此经济圈内形成关税同盟。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在欧盟经济圈内设立分公司或设厂,为欧盟区带来巨大的投资效益。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就是欢迎外资,大量吸引外来投资设厂吗?只是现在反过来了。
当中国电动汽车厂商都纷纷到欧洲设厂,也可以协助欧洲国家成功转向新能源,协助欧洲汽车业者转向电动汽车领域。正如我们在今年3月的文章中谈论的国产电动车宰制天下!美欧真的要认输吗?,在电动汽车产业领域,美国和欧洲已经落后于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合作。
例如,使用中国厂商的电动汽车电池,使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电池。特斯拉这些年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接下来就要谈可能的结果。一旦中欧双方解决这方面的分歧,或暂时达成默契或协议,对美国的汽车业者,甚至是中美欧三方的经贸关系,将产生巨大冲击。

图片

这意味了,今后美国的电动汽车将落后于中国和欧洲,也意味了在若干年后,美国电动汽车由于技术落后,在价格和技术方面不具备优势,只得局限于美国国内,
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将失去海外市场。
这也是为何特斯拉反对美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自我设限的原因。
6 结论
透过这一次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关税纷争,以及正在进行的中欧咨商,将可能改变中美欧三方在经济贸易上的博弈格局。当中欧双方在此争议上达成默契后,这意味了耶伦这一场精心设局,以及拜登政府联合欧洲盟国,打击中国经济的策略将逐渐走向失败。
讽刺吗?耶伦的精心策划,不就是彻底贯彻所谓的联欧制华战略,将此谋划催逼到极致吗?但最后的结果反而可能是葬送此一战略计划。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赞(23)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杨风:欧洲和中国密谋,大力反击老美?|2024-06-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