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美国大选还有将近半年,由于美国的内政外交对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巨大,而特朗普的政策尤其不走寻常路,因此各国政府最近都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特朗普再次上台,会发生什么?本国该怎么应对?《域外》月刊的本期院长点评就来谈谈这个话题。本文不是在讨论他有多大概率当选的问题,而是一种场景想定(scenario planning),即假设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探讨其可能的经济政策组合及其影响,兼及内政外交等相关方面。
一、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的可能内容
减税是特朗普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核心经济政策。在他和美国共和党人看来,上一任期头三年的经济表现之所以不错,关键在于落实了他的第一期减税方案:减税力度大约是每年2500亿美元,其中个人所得税的减免让中产阶级获得更多现金用于消费,企业所得税的减税则激励美国企业将海外利润拿回美国国内进行再投资或分红。但是由于2018年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丢掉了众议院多数席位,被对手掌握了钱袋子,所以他的第二期减税计划没有能够落地。假如他能获得第二任期,那么他必将再次祭起大规模减税的法宝,对遗产税、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
最近他已经放出风来,要用关税取代所有的所得税。这句话,说的其实是联邦财政来源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和国际的财富再分配。按照美国联邦财政的游戏规则,总统请客理应自己买单,特朗普所推的减税计划能持续的条件,是他能找到额外的财源来为减税提供资金。
对于上一次减税计划的实施带来财政亏空的扩大,特朗普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通过增加关税来弥补对内减税带来的亏空:该政策最初的名称叫做“边境调节税”(Border Adjustment Tax),也就是对当时每年2.7万亿美元的进口普遍加10%的额外关税。损外补内,这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政治主张在财政游戏上的具体体现。但是时任共和党参议院领袖米奇·麦康内尔(即赵小兰的丈夫)在2017年春季赴白宫告诫特朗普说:进口商品主要是美国中下层民众在消费,向进口商品征收BAT特别关税,以此获得资金给国内的富人和企业减税,这会被民主党攻击为“劫富济贫”,于2018年中期选举中的共和党不利。所以,自2017年五月份起,特朗普给BAT换了个比较体面的说法,号称进口商品和贸易逆差伤害了美国劳动人民的就业,所以他要向进口商品开战以保护美国人民。这就好比中国古人说的“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故事,本质就是拿美国穷人当猴子耍。而对于主要的贸易伙伴,特朗普政府派人预先沟通,表达了如下意思:请配合我给美国选民表演一场戏剧,我假装打你一巴掌,请你捂脸大喊一声“啊”,然后不要反击不要报复。
关于对外加关税与国内减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笔者曾在《现代国际关系》2019年六月期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详加阐述过。这并不是笔者自己的学术猜想,而是基于特朗普的家人间接透露的信息;更加重要的是,笔者曾经从包括中方在内的其他渠道交叉验证过。可惜的是,至今理解者不多,相信者寥寥,因为理解上述逻辑,不仅需要人们具备财政税收和国际经济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人们摆脱大国对抗的宏大叙事带来的思维惯性。
在第二任期内,特朗普可能再次面临债务上限的约束。尤其是如果他未能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的话,债务上限的压力会驱动他再次发动关税战,既包括对华关税战,也可能包括对其它贸易伙伴(欧洲日本墨西哥东盟),以此获得更多联邦税收。这样做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兑现他对选民的承诺,帮助美国制造业,另一方面平衡其减税带来的额外亏空。正因为如此,最近他又放话,一旦上台,要用关税取代各类所得税。可见其思路一以贯之,未曾改变。
数据:美国的财政赤字变化(2000-2023)和美国国债规模占GDP之比(194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