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静思有我”和“静思有我v”两个微信公众号的撰稿人和朗读者: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美国的波音公司。
我们都知道,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班先后发生空难,两架飞机上总共346人全部遇难,两架飞机都是波音737max8型客机。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有个交代。
于是美国就发起调查,但是一直到2024年的7月上旬,我们才得到消息,波音公司终于认罪了。
这日子实在有点长啊!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不对,在2021年1月,也就是两起空难发生的大约两年之后的时候,波音公司就已经同意支付超过25亿美元的罚款和赔偿,并且承诺要改错。
而我要告诉朋友们的是,那个时候是美国司法部准备对波音公司提起刑事诉讼,但很快美国司法部又跟波音公司达成了暂缓起诉协议。
也就是说,美国司法部说,我暂时不告你了,当然你要接受一点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刚才说的25亿美元的罚款和赔偿以及承诺要改错。
那么,告都不再告了,你能说这事儿有一个了结吗?
所以,2024年7月上旬,也就是两起空难发生后的5年多之后,美国人才终于让波音公司认错了。当然由于错的比较严重,所以这个认错叫认罪。
不过,你也不要想多了,不要以为认罪了,接下来就是判刑坐牢。因为这是告状的一方美国司法部,和被告的一方波音公司,达成了协议。
这个协议里面没包括要坐牢,只包括要赔钱。其中有一部分钱,也就是被要求向遇难者家属赔的钱的具体金额,将由法官来决定。
总之,在法律层面上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认为,波音公司这次舍财免灾,总算把这事儿给渡过去了,接下来不过是舍财而已。
这对于地球人来说似乎心有不甘,也就是赔点钱而已。江湖上常说,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么波音公司在五六年前导致两起空难死亡346人这事儿,现在尘埃落定了,这属于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而且折腾了5年多才解决。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个解决。
波音公司算是暂时把这事儿给交代了一下子。
而我的脑子似乎是一根筋,我始终在想一个事儿:
波音公司出这么大事儿,波音公司自然有责任。那么是谁在管波音公司呢?管波音公司的美国机构有没有责任呢?
尤其是,波音公司出了这么大事之后,今年以来又接连出了很多事。我说它出了很多事的“很多”这个词儿,不是随口说的,是字斟句酌的。
因为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地球人耳熟能详的就有11件。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要命,稍微说的文绉绉一点叫做:惊心动魄。
2024年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的一架波音737max9飞机在天上飞着飞着,突然一个门掉下来了。飞机搞了一个大洞,那可是在天上啊!
8天之后的2024年1月13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飞着飞着,前面的玻璃突然碎了,飞机赶紧返回札幌新千岁机场。
仅仅又过了三天之后的1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达沃斯年会上发表完霸权主义的言论之后准备回家,结果布林肯的座驾——一架波音737飞机,没有氧气了,那自然飞不了了,布林肯只好在达沃斯短暂滞留了以后,换了一架飞机才飞回美国。
顺便说一下,这一事件至少说明了波音公司的飞机虽然有问题,但是是不认人的。它连他们自己国家的4号人物的飞机都敢出问题。
又过了仅仅4天,2024年1月20日,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57客机在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哈斯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起飞滑行的时候,起落架的一个轮子掉了。具体情况是,那一个轮子不跟飞机一起走了,他自个儿跑到跑道外面去了,不知道是不是跟整架飞机闹意见了,还是咋滴。
而就在同一天,也就是2024年1月20日,阿拉斯加航空的一架波音747飞机在迈阿密国际机场起飞后,突然喷火了。搞不明白的人还以为他临时改行搞烟花表演了。
就这样,总算消停了一个月,然后又接着出事了。2024年2月19日,美联航一架直飞旧金山至波士顿航班的波音757-200型客机的机翼裂开了,最后迫降丹佛国际机场。
又过了15天,2024年3月4日,美联航一架从美国休斯顿飞往迈尔斯堡的波音737客机起飞后不久,引擎突然冒烟,而且还有火花,整个飞机上的乘客吓得声嘶力竭的大喊。
又过了4天,2024年3月11日,总部位于智利的拉塔姆航空公司的一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型客机在飞行中突然剧烈晃动,相当于在空中跳舞。媒体上说它是跳起了有个性的帕金森舞蹈,造成多人受伤。
又过了4天,2024年3月15日一架新加坡航空的波音787-8型飞机从天津飞往新加坡途中出现故障,最后迫降香港。
而就在同一天,2024年3月15日,一架美联航的波音777-200客机在降落以后才发现,机身和机翼连接的那个面板没了,不知道啥时候丢的,也不知道丢哪儿了,还好没出事。整个飞机上的乘客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命大!
……
一个飞机制造商的飞机,在两个月之内发生了11起事故,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飞机制造商肯定难辞其咎。
而我今天要跟朋友们讨论的是,除了飞机制造商这家企业有问题以外,美国的监管部门干什么吃的?干什么去了?
或者直言不讳的说:监管部门有没有责任?
我想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
当然,这是从逻辑推理上来说的,是从结果上来说的。监管部门到底有没有责任还需要细究一下。
那么从细究的角度,监管部门到底有没有责任呢?
我们回到波音公司的飞机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发生的那两起空难上来。
那两起空难死亡346人,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在于飞机的发动机。
出事的飞机是波音737飞机。这款飞机是1964年开始研制的,1967年完成首飞并获得适航证和交付。到2018年出事的时候,已经整整飞了51年。
可以说,这是一款地地道道的老掉牙的机型。
然而,时代在进步,老机型慢慢的适应不了新时代。
比如,飞机的发动机在不断的改进,越来越省油,所以这款老机型也想装上最新的发动机,以便更省油。飞机如果很省油,那么买的人就更多,飞机制造商就能赚更多的钱。
可是有个问题,一般来说,发动机的尺寸越大就越省油。具体来说,波音公司想换装的那款型号叫leap-1b型发动机的尺寸也比较大。
那么,波音737这款在1967年量产的老款飞机,原来放发动机的那个地方就装不下新发动机了。
怎么办呢?
波音公司采取了这样几个措施:
先是把发动机的尺寸适当改小,把发动机的直径从78英寸缩小到了68英寸。
但是这还是不行,那怎么办呢?就把装发动机的机翼下面的那个看起来圆筒筒的东西拍扁。
我们发现,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飞机的那个位置都是圆的,只有波音737max飞机那个地方是扁的。
这样就行了吗?还是不行!因为即便拍扁了,新的发动机倒是能够装上去,但是装上之后离地面还是太近,搞不好会把地面上的沙石吸到发动机里面去,那可就要了命了。
怎么办呢?最后波音公司想了一个办法,把发动机稍微往前挪一点。
这个小改动其实是一个要命的改动,因为它改变了整个飞机的重心,也就影响了飞机的气动布局,它直接导致飞机在起飞的时候老是喜欢向上昂头。
那怎么办呢?其实这个问题无解。正常的办法是完全彻底的重新设计一款新飞机,但是波音公司为了省钱,不想设计一款新飞机。
于是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们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先进的办法,那就是:修改飞机的飞行软件。
大体意思就是,当飞机的监测飞机平衡的传感器感觉到飞机有点略微往上翘的时候,赶紧自动给飞机一个指令,把机头往下压。
从逻辑上说,这事儿似乎就解决了。
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结果,这个新改动完成之后,飞机飞的不到一年,就出了两起重大的空难,死亡346人。
问题出在哪儿呢?
问题出在那个监测飞机平衡的传感器也可能出问题,而且波音公司只为它设置了一个传感器。那么,一个传感器出问题,立刻整个飞机就出问题。而正常的做法是应该有两个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出了问题,那个传感器的数据还可以作为参考,但波音公司没这么做。
最要命的是,波音公司的这个改进并没有告诉航空公司,那么航空公司也就没有告诉飞行员,那么飞行员也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门的训练,也没有心理准备。
事后调查得知,不管是2018年10月还是2019年3月,那两起空难都是由于飞机自动把机头往下压,可是那个时候飞机并没有往上翘,他却要往上压,那飞机不就要往地下掉吗?于是飞行员凭经验感觉不对头,就把机头往起拉,可是飞行员把机头往起拉,飞机的自动控制软件又一个劲的把机头往下压。就在这一场反复的博弈当中,人怎么搞得赢机器呢?于是飞机就直戳戳地坠毁了。
毫无疑问,造成这两起空难的主要原因是那个飞行软件。
波音公司用这样偷懒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为了省钱。
而我今天不想过多的讨论波音公司,我想讨论美国的监管机构。企业想这么省钱,那你监管机构干什么吃的?干什么去了?
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监管机构也就是美国联邦航空局,在面对飞机上的任何一个小改动的时候,都要对它的安全系统进行评估。
那么他评估了没有呢?
嗨,这看咋说。我们慢慢说。
首先,必须说,美国联邦航空局还是对波音公司进行了评估,而且评估的结果是合格。
其次,我们又不能说他进行了评估,因为他把这个评估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又交给了波音公司。
标准的说法是,美国联邦航空局委托波音公司对波音公司的飞机进行了评估,最后的评估结果是合格。我真想脱口而出说一句:你让他自己评估自己的飞机,那能不合格吗?
就这样,这样一个致命的问题,在波音公司的骚操作下,在美国的监管机构也就是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委托评估之下,稀里糊涂的过关了,然后迅速就导致了346条人命的丧失。
那么请问,波音公司的这个问题,作为监管机构的美国联邦航空局有没有责任?
我想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
而正如我们今天节目开头所说,在5年多之后,导致346条人命丧失的两起空难,终于在2024年7月上旬有了结果,波音公司认罪了,也算是给地球人的一个交代。可是,作为监管机构的美国联邦航空局,是怎么给世人交代的呢?
回答是:不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没听说他要交代什么。
不仅没听说他怎么交代,而且除了我今天做这期节目以外,我平时为了做自媒体节目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至今都没有听说有人提起要追究美国的监管机构——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责任。
你说奇怪不奇怪?
请允许我大胆的猜测一下,这件事情肯定不会追究美国的监管机构——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责任。
你可能会说,你咋敢说这么肯定的话呢?这么大的事,这么明确的责任界限,怎么可能不追究他的责任呢?
我想说,我这话可能有点唐突,但是也有很重要的依据,因为比这件事情更明显、更严重的事情,美国官方还认真调查了,但最终确认别人没有责任,那么怎么去追究责任?
比如舆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空军飞机上的1200美元一个的咖啡杯和9万美元一个的衬套,经过美国有关部门的认真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都是,采购没有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那个价值1200美元的咖啡杯,在美国市场上10美元都可以买到。而那个9万美元的衬套,外面市场上的价格也是大约10美元。
这都还是说的是美国市场上的价格,要是在中国市场上买,还可以大约打个6折。
10美元的东西,美国空军花了1200美元买到手价格,是本来价格的120倍;10美元的东西,美国空军花了9万美元才买到手,价格是本来价格的9000倍,我差点想说成9000岁了。
你听了这些数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肯定有腐败,肯定有人吃了回扣。
由于这事儿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所以,美国政府还煞有介事的搞了一下调查,不像我刚才说的波音737max飞机上面的那个传感器问题,到现在都没听说要调查一下。
不过,调查不调查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美国政府对1200美元一个的咖啡杯和9万美元一袋的衬套的调查结果是:没有问题。也就是没有腐败,美国空军的采购员们是清白的,美军从上到下是廉洁奉公的。
你可能有点纳闷,120倍的价格,9000倍的价格,那怎么能够把它说圆乎呢?怎么能够证明这里面没有腐败呢?
你听我慢慢介绍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还真能自圆其说,美军还真是从上到下都很廉洁。
就说那个咖啡杯吧,本来10美元就能买到,但为什么不买10美元的,而要买1200美元的呢?
原因是,飞机上的任何一个东西都必须买原厂的,不能在市场上随便买。
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上随便买呢?
因为飞机上任何一个东西,你要是换了一个新鲜的东西,就可能影响了飞机的气动布局,就影响了飞行安全。你发现没?这个时候美国人突然非常重视飞行安全了。
如果你没有换上原装的咖啡杯,哪一天要是一架飞机从天上掉下来,谁说得清楚是不是这个咖啡杯的问题呢?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于是,那个咖啡杯就只能买原厂的。
可是,你可能仍然意犹未尽,即便是原厂的,一个10美元的咖啡杯,它即便卖成20美元、30美元……怎么着也不可能卖成1200美元?一个10美元的衬套,它即便是卖成30美元、40美元……怎么可能卖成9万美元呢?
美国政府的调查结果对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飞机上的任何一个备件的价格,不仅包括这个备件本身的价格,还包括整个飞机研发过程中的研发费用的均摊。也就是说,一个10美元的咖啡杯,一个10美元的衬套,它必须要摊入相当一部分研发费用。
至于研发费用是多少,那只有天知道。
于是,追根溯源那个本来价值10美元的咖啡杯的原厂价格(含了研发费用),结果是700美元一个。然而,700美元是20多年前的价格,20多年之后由于物价上涨,那么就变成了1200美元。
至于本来只值10美元一个的衬套,为什么涨成了9万美元?逻辑是一样的,你自己脑补,请原谅我不详细介绍了,浪费时间。
就这样,本来10美元的咖啡杯,美国空军花1200美元采购;本来10美元的衬套,美国空军花9万美元采购,就变成了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不存在腐败问题,美国空军从上到下非常廉洁。
那你对比一下,这么明显的事情都查不出来腐败,你觉得当初美国的监管机构——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波音公司对波音737max飞机上的飞行软件进行修改之后,进行安全系统评估的时候,又打回去让波音公司自己评估自己,这样的事情还是个事吗?
所以,我觉得确实连调查的必要都没有了, 因为调查的结果肯定也是没问题。
现在我们发现了,即便是天大的事,在美国那里都不是事儿,美利坚的天空一直飘荡着5个汉字:
那都不是事儿。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天天都能抓住小贪官,隔两天就抓住大贪官,可是,美国一年四季都抓不着贪官,因为他们是真没有贪官,因为按照美利坚的标准,他们都是廉洁的。
说起美国的新奇标准,我非常有兴趣给朋友们介绍一下美国在反腐败领域的最新进展。
2024年6月26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结果进行了最终裁定,重新解释了美国的反腐败法律规定:美国官员给别人办完事儿之后,别人给他的钱叫酬金和小费。不算腐败。
我估计有的朋友听了我这个介绍之后,恨不得会拍案而起,大吼一声:放P,这就是典型的腐败。
但是,人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投票进行了这样的解释。
而且他们搞得还很认真。
因为他们很认真很负责地把官员收钱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办事之前收钱,一类是办事之后收钱。
办事之前收钱叫腐败,但是办事之后收钱就不叫腐败。
大法官布雷特·卡瓦诺撰写的意见中有这样的文字赫然在目:
“贿赂是指在官员执行某项未来官方行为之前支付或同意支付的款项,旨在影响官员在该未来官方行为方面的决定。相比之下,酬金通常是指在官员执行官方行为后支付的款项,作为感激之情的表示。”
看到没?他们的大法官是认真负责的。说的大体意思就是,在办事之前收钱就会影响他做决定,就可能偏向你,所以那叫贿赂。但是在办事之后收钱,由于在办事之前没收你的钱,所以就没有对你有特殊关照,所以就不算腐败。
这个名叫布雷特·卡瓦诺的大法官还特别这样强调:
“虽然美国法律通常将贿赂视为固有的腐败和非法行为,但酬金和小费是另一回事,有些可能是有问题的,而另一些可能是司空见惯的,并且不会带来任何负面情况。”
看看,他们对官员事后收钱想的多周到多体贴啊!
这个法官还进一步举例说明,他说:
“比如学生家长在学年结束时为教师送上礼品篮,以及大学校长向在活动中发言的市议会议员赠送一件运动衫等等。这些例子都能表明官方行为后的酬金与官方行为前的贿赂不同。贿赂会破坏官方行为,这意味着官员采取这种行为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不是为了公共利益。”
真真是有理有据,周到体贴,逻辑严谨,无懈可击!
我从未对美国的法官产生钦佩之情,但是看到这段文字之后,我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他们对美国官员办事之后收别人钱的行为的关爱之情,自然可载入史册。他们的这一行为足以说明他们博学多才,逻辑严谨,体贴入微。总之,德才兼备!
那么,一个官员为别人办了事,事后收钱的事,联邦最高法院通过的法律解释明确界定为不是腐败,不是贿赂,请问你在美国还抓得着贪官吗?你要是把这样的官员抓起来当贪官看,那不是贪官违了法,那是你违了法呀!
呜呼哀哉,我知道美国为什么没有贪官了。
今天就说这么多。我是“静思有我”和“静思有我v”两个微信公众号的撰稿人和朗读者:静思有我。安静地思考,有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