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击见效,50州1200场示威爆发,特朗普遇到超级大麻烦!
美国大乱了!50个州1200场示威,可以说是美国进一步崩溃的前兆。
如此大规模的示威,就是特朗普搞出来的,悍然发起了对世界各国的关税战。对于这场大战,我们需要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加理解未来的趋势。那么,特朗普对全球发起贸易战是不是对的呢?其实,这要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才能搞清楚其中的逻辑和脉络,分清楚其中的“对”和“不对”。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这事在特朗普看来肯定是对的,而且他选择这么做绝对不是特朗普一个人所做的决定,而是有非常深的共识。那么,都谁支持特朗普这么干呢?或者说,特朗普这一政策,都代表谁的利益呢?
占豪经过观察分析,认为至少有三股强大力量是非常明确支持特朗普的:
第一股力量:共和党内部;特朗普的这种与万国打贸易战的决策,绝对不是他自己躺被窝里想出来的,而是共和党内部的一个共识决策。共和党为什么要这么干?
一方面,这就是特朗普“开源节流”策略的一部分,美政府赤字太大了,这使得特朗普政府继续大规模发债成为了不可能,所以特朗普政府必须得把能砍的开支先砍掉,能增加的收入增加上来,其中对世界各国增加关税就是“开源增收”的策略。
第二股力量:“红脖子”势力;全世界大部分人都会觉得特朗普的“全球关税计划”是个很离谱的,但支持特朗普的基本盘“红脖子”们却都是认可特朗普的这一策略的,因为他们也认同特朗普所说的全世界都在占美国便宜。特朗普开整关税的逻辑很简单,其公式逻辑就是,相关国家对美顺差的一半归美国,相关国家如果对美是逆差那就征收10%的税收“意思意思”。这种逻辑简单粗暴,“红脖子”们很容易理解,所以他们基本都支持特朗普。
第三股力量:产业资本。特朗普一直打着产业回流的旗号,虽然这事基本不可能办成,但在当下美国不断衰落的背景下,它却是个政治正确的事,重振美国制造业其实从奥巴马竞选的时候喊的都是这个口号,一直到特朗普现在还是喊这个口号。为啥一直喊口号一直开不起来?答案其实很简单,经济空心化了,产业转移了,产业链断了,再搞起来成本太高了,而且政绩也不大。试想,美国制造业只占美国GDP10%水平的时候,制造业的增加值对GDP的影响非常有限。所以,这事本质上是个政治正确,却往往是很难有成绩的事情。然而,产业资本是非常欢迎的,因为他们能得到政府的补贴,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从美国某些利益集团的逻辑上看,特朗普干的这件事是正确的,他们也支持。
然而,从世界各国利益上来看,特朗普的政策肯定是错的,因为凭空给全球的供应链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商品的流动效率,增加了商品的制造和流通成本,世界各国的收益会下降,社会福利会降低。
一、中国反击美国能在政治上确立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地位。客观而言,全世界就中国有这样的能力和勇气,并且我们最终一定是有战而胜之的能力的。上一轮贸易战让全世界看清楚了中美综合国力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在贸易上占据一定优势;这一次贸易战,中国相当于代替全球出头,中国只要遏制住美国,最终获得的政治好处是巨大的,因为这是证明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超过美国的最佳时机。那些说不应该和美国打贸易战的人,基本都是没有战略思维的,完全看不懂这场博弈。
二、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已经严重下降了。经过七八年的调整,中美贸易现在只占中国对外贸易的11%,只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基本都能替代,而中国对美出口的稀有金属或稀土的产品则是美国无法找到替代产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反击所打出来的力量是能够让美国更难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凭什么让美国讹诈我们?
三、中国借机进一步调整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国主动出击,能在战略上更加主动,从而让中国经济更加适应新的世界形势,在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为啥说美国大乱这个现象就是中国反击见效了呢?其实,美国这场大乱,是一场矛盾的集中爆发,而中国的反制裁正好点燃了美国当下的矛盾点。
首先,特朗普关税战触犯了大量美国老百姓的利益。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应该都看到了,美国各大超市门口都排起了长队,因为他们知道很快因为关税物价就要上涨了,先买了囤起来。很显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了老百姓的利益,这批人当中肯定有很多人对特朗普不满。
其次,特朗普关税战触犯了很多跨国企业和贸易企业的利益。美国的跨国企业和进出口贸易企业肯定不满特朗普,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产品的销量。为啥科技巨头们的老板都要到白宫见特朗普,就是因为他们的市值暴跌数百亿美元,接下来销售也会面临问题。譬如像苹果手机,基本都是中国、印度制造的,高额关税会影响他们的竞争力。
其三,特朗普政府对民主党的打压终于迎来了第一轮反弹。过去两三个月,特朗普上台后对民主党势力进行了疯狂打压,对民主党的利益进行了分解,之前民主党敢怒不敢言,这事终于让他们抓住了一次机会。
这三股势力本来就感觉到影响到了自己的利益,当中国又用极其强硬的方式连发11箭来反制裁美国,客观上一定会打击美国各界对特朗普政策信心。譬如,中国对美稀土制裁可不是简单的不卖给美国,而是要做终端用途管理,这意味着美国基本上不太可能从中国获得稀土,在这种情况下,高科技企业又如何回迁美国生产?事实上,连特朗普自己都越来越没信心,他连续在X上发帖Diss中国,就是他心理破防的表现,他没有想到中国会这么强硬地反击,中国现在手里还有一系列反制手段,他手里却早已没有了。
所以说,特朗普这次是内外交困,遇到了大麻烦!他给别人制造麻烦,自己必然也要遭到巨大麻烦!
第一则消息: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4月5日晚发布消息说,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于6日前往美国白宫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消息说,双方将讨论所谓“对等关税”、寻求释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以色列与土耳其双边关系以及有关伊朗的问题等。
第二则消息:当地时间4月5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表示,伊朗绝不会成为战争的挑起者,但已为任何战争做好充分准备。而在此前,伊朗已经通过媒体向外展示了他们的导弹库,并宣称做好了应对战争准备。
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看,是不是对比就出来了?一方面,是特朗普主动邀请内塔尼亚胡访问白宫,据以色列媒体报道,特朗普3日同正在匈牙利出访的内塔尼亚胡通话时发出了这次“意外”邀请。这将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总统以来两人举行的第二次会晤。
根据媒体的报道,双方谈的内容包括所谓“对等关税”、寻求释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以色列与土耳其双边关系以及有关伊朗的问题等。其中所谓的“对等关税”其实基本上不存在问题,因为以色列对美国的出口基本都是服务贸易,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针对的是货物贸易,所以对以色列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这个所谓“对等关税”的议题实际上并不是主要议题。后边的寻求释放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以色列与土耳其双边关系中,前者也不那么重要,不必因此专门跑一趟。以色列与土耳其的双边关系是个议题,但也不值得跑一趟,真正值得内塔尼亚胡跑一趟的其实就是最后的有关伊朗的问题。因为,最近伊朗态度明显强硬,这意味着特朗普要求直接与伊朗对话的政策是跑不通的,而特朗普给伊朗的选项就两个,要不直接与美国对话,要不等待美国的空袭。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伊朗强硬的原因,因为再不强硬,美国的炸弹就落到头上了。
复盘伊朗走到这一步挺悲催的,如果不是伊朗前总统莱希“被坠机”了,如果不是换了个亲美总统,如果不是放弃了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伊朗不至于走到被美国威胁开战这一步。然而,现在屏障几乎都没有了,只有胡塞武装还在前面挡一挡,但并不一定能让美国知难而退,所以伊朗不得不准备战争。因此,伊朗说自己做好了战争准备也不是在乱说,因为战争已经到家门口了,你不准备又怎么办?难道直接跪了投降吗?
但是,伊朗不断强调做好了迎战准备后,对美国和以色列也是个考验。一方面,特朗普把话都放出去了,而且不止一次对伊朗进行威胁,这其实说明美国和以色列是有打击伊朗的计划的,只是什么时候实施打击并没有确定下来,尤其是以色列现在连加沙都还没搞定,对叙利亚也还没有实质性控制力,在这种背景下打击伊朗也的确勉为其难。正是基于这样的状态,特朗普才赶紧邀请内塔尼亚胡访美商讨。
在占豪看来,美国和以色列一定在谋划什么时候打击伊朗。站在以色列的角度来说,他本身就是想把美国拖入到中东的战争当中,引导美国帮自己打仗、打下更多地盘,这其中通过打击伊朗把中东最强的抵抗力量打掉对以色列来说是战略性好处。对以色列来说,如果美国重创伊朗,以后以色列可以在中东横着走,可以予取予夺,因为没有了真正的强势抵抗力量了,所以他一定会持续鼓动特朗普打击伊朗。对美国来说,他未来想要的一个状态之一就是中东大乱。中东大乱后,不但可以帮助以色列扩张地盘,还可以制造大量难民,这些难民涌入欧洲,将会迫使欧洲富人向美国移民,以及把资产转移到美国去。而且,把中东搞乱,能源保障就会面临问题,那么美国的能源出口就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美国和以色列都是想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但是,美国并不敢下决心。一方面,美军现在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强大了,连一个胡塞武装都搞不定,打击伊朗是要付出代价的,你美军空袭伊朗,伊朗也会空袭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到最后谁获利大很难讲。如果不能重创伊朗,反而折了美国的大国权威。另一方面,如果美军放开手脚全力打击伊朗,这个时候中国武统台湾,美国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了。所以,现在美国也是投鼠忌器,那么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到底能商量出来个什么呢?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