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美国对华关税大棒砸向145%,再次刷新现代贸易史最高纪录。
这场被特朗普称为“对等关税”的疯狂加码,不仅撕碎了此前“暂停多国关税90天”的短暂幻象,更让全球市场,在13小时内,经历了从狂欢到崩盘的戏剧性反转。
美元指数创两年新低,黄金价格冲破每盎司3167美元的天际线,而美股单日蒸发1.5万亿美元,恐慌指数VIX飙升63%,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最扎心的数据,来自耶鲁大学:145%关税导致美国物价短期上涨2.7%,服装价格涨幅超58%,鸡蛋零售价同比暴涨60.4%,一打散养鸡蛋标价9.99美元,比特朗普最爱的汉堡肉还贵,每个美国家庭,年度损失达4400美元。

这场明明是针对中国的“经济核战”,为何先炸崩了自家后院?美元指数新低,美债遭全球抛售,美国金融霸权是否迎来终局之战?而中国产业链的“免疫系统”,又凭什么逆势升级为避风港?
队长在前文中反复提到,当美国对华关税超过60%,两国绝大多数贸易,就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进出口贸易大佬们,基本都会选择暂停交易,等高层风向定好了,再有下一步动作。
也就是说,特朗普这“关税大棒”,不管是104%、125%、145%亦或是500%,都意味着贸易脱钩,并无任何其他区别,那么美国想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传递什么信号呢?
答案其实不难猜,最近两个月以来,美国多次提起,要和中国安排一次“最高级别通话”,好大喜功的特朗普,希望和中方签下“大单”,包括增加美国对华出口,打击芬太尼等等。
有意思的是,他还特地叮嘱下属,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美国不能先行,必须让中国迈出第一步。然而,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谈判大门始终敞开,但是必须在平衡和尊重的基础上举行,不可能说,只准你美国动手,中国只能受着,没有这样的道理。
毕竟,今时已不同往日,2018年中美首轮关税交锋,美国消费者为关税多付了690亿美元,但彼时美债仍是全球资本的首选避难所。而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的,是美元、美债、美股“三杀”的局面。
其一,美元霸权裂缝,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让美元从“硬通货”沦为“高风险资产”。

当中国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巴西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连索罗斯都在悄悄增持离岸人民币资产时,美元霸权的“石油–军工–债券”三角闭环,已出现结构性裂痕。
其二,美股“纸牌屋”,美国企业“本土化”供应链重组,本质是一场饮鸩止渴的豪赌,政策毒药正催生资本逃亡。
苹果北美供应链比例从18%猛增至35%,代价却是iPhone 16售价突破1142美元,北美预订量暴跌62%。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板块逆势上涨3.7%,比亚迪固态电池成本较特斯拉降低40%,技术突围正在改写全球资本流向。
其三,美债信仰崩塌,对冲基金为补仓股市亏损疯狂抛售美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周飙升60基点,银行持有的债券账面损失高达4824亿美元,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

而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手握7千亿美债的中国,虽未证实抛售,但市场担忧已成现实,美债收益率每升1%,美国政府年利息支出,就要多掏800亿美元,若中国启动“稀土断供+美债抛售”组合拳,美元霸权将遭遇“金融核爆”。
归结下来,这场由关税引发的金融海啸,已不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美国金融霸权根基的系统性塌房当白宫仍沉迷于“关税大棒”的数字游戏时,中国已撕开一道霸权缺口。
正如教员1953年所言:“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