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听过一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的讲座。

讲座本身并不是很有趣,正如他自己所说“三句不离本行”,是关于雷达的。
但是在讲座最后提问的时候,有个同学问了一句:“您是如何当上院士的?”
然后就听到了贲德院士的一生经历。
于1962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分配到“14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工作。
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苏联人威胁要打核战争,而我们当时没有办法拦截弹道导弹。我们需要造出一部雷达来保卫北京。
1964年,贲德到了河北的大山里开始研究制造超远程相控阵雷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相控阵的概念在当时才刚提出不久,而且只有美国有。当时的大学生主要学的是俄语,贲德大学没有学过英语,但是所有的资料都是英语的。于是他开始发了疯的学英语,据他自己所说,“上厕所都在记单词”,“三个月后我能看英文资料”。
在河北,用了八年,中国造出了相控阵雷达。

之后在1979年,贲德院士为此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贲德受命研究机载雷达。据他所说,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请他吃饭,席上说:“造不出‘争气雷达’,你提头来见我。”
接着又是十年,“争气雷达”研制成功。
2001年,贲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贲德院士为国家奉献的几十年里,做了两样东西,一样保卫了北京数十载,一样是现在飞行员的眼睛。这就是院士,真正的国之栋梁。
两院加起来一千多名院士,可能他们的名字并不是广为人知。但是请记住,他们所研究的,没有哪一项不是曾经被国外封锁了几十年的技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随手写的回答,突然被赞了起来,实在是受宠若惊。
由此看来,科学家不输顶流明星。
这几年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造军舰像下饺子一样,隔几天就发射卫星,各种在美国大片里才有的先进武器,一样一样地列装PLA。
贲德,给人的印象就是简单、朴实,当时听到他随口讲的这个故事时,我们在场的多少人眼眶湿润。我把他的故事写在知乎上,到现在更新为止,已经有729个赞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感动的。
我们看到的是歼20翱翔天空,是各种技术国产率不断提高。而他们的背后,又有多少像贲德一样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可能都能够写一本小说,拍一部电影。
所以还是引用这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PS:看到评论区有人说不是所以院士都那么好。那我只能说,可能两院一千多院士中,的确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品格优秀,但我愿意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