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美国进行扩张是为了通过外部增量利益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一旦选择战略收缩就会激化国内矛盾。
1、南北战争后美国国内有着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政治和经济冲突),但是美国通过海外扩张来发展外部增量,转移国内矛盾:比如美西战争、一战、二战、冷战、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台海危机、科索沃危机、乌克兰危机、南海问题等
2、特朗普上台之后,进行全面饿肚肚战略收缩,致使美国的外部增量利益快速下降,国内存量矛盾激化,比如如今美国的党派之争非常激烈。收缩——美国对重要地缘控制力减弱——重要地缘形成区域性联盟——遏制美国干涉能力——美国内部冲突扩大——进一步减弱美国对外的干涉能力——收缩。
1、在美国的历史上,南北内战对美国造成的伤亡以及伤害,远超于之后一战二战之和。原本如此巨大的矛盾,本应该是不可调和的。但是随着美西战争开始,美国开始了海外扩张,美国通过一战、二战、冷战,不断的扩张其全球利益增量,内部存量蛋糕的矛盾,就退居成为了次要的矛盾。
2、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80年代迅速衰弱的苏联,一度成为了美国养寇自重的筹码,利用其继续控制欧洲和亚洲的势力范围。以至于当年苏联解体前,最积极维护苏联政权的不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而是美国总统老布什。
3、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也开始瓦解。西欧吸纳东欧组建了欧盟,东南亚吸纳越老缅柬四国组建了东盟,非洲各国组建起了非盟,东亚的中日韩积极构筑A3,甚至中东的萨达姆北非的卡扎菲也在试图将重塑阿拉伯帝国。而过去打着反苏旗号的美国,再继续掠夺海外利益增量,就将站在全球人民的对立面上。
4、所以,美国必须重新树立敌人。此时共和党与民主党纷纷树立起了不同的对手,以转移国内的矛盾。共和党的老布什、小布什两届政府,都把重心选择在中东地区,高举着打击恐怖分子的旗号,先后挑起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在中东地区打成了一锅粥。而民主党的克林顿、奥巴马两届政府,都喜欢把重心放在原苏联意识形态地区,先后挑起了台海危机、科索沃危机、乌克兰危机、南海问题,最后还差点搞成了一个TPP。
5、只不过由于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民主党和共和党选择的方向往往是南辕北辙。但无论如何,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选择扩张,因为只有扩张的增量,才能弥合国内的巨大矛盾。
6、而有趣的是,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扩张了一百多年的美国,开始了全面的战略收缩。当一个政权开始战略收缩的时候,内部存量蛋糕的博弈必然开始激化。
7、而正是美国的战略收缩与内部撕裂,使得土耳其、朝鲜、乌克兰以及南海的地缘焦点有机会得以重塑。地缘重塑,又使得RCEP、欧亚经济联盟等一系列区域性联盟,以及中日、日欧、中欧等战略协同得以加速推进。这些区域性联盟和战略协同的推动,又将进一步遏制美国对全球各地区的抽血与干涉的能力。
8、最终,外部增量的下滑会使得美国内部存量冲突的进一步扩大化,进一步降低美国对外抽取增量的能力,陷入一个死循环之中,党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1、 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美利坚联盟国发生的战争,南北战争以北方合众国胜利结束。内战前夕,美国形成四个不同区域:东北部(如今的新英格兰)工业和农业在发展中,西北部(美国中西部)由于没有奴隶制自由农民迅速发展,上南方是经济衰退的垦殖农场,西南方是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区。大致上是南方是农业州(蓄奴州),北方工业州(民主人权)。
表面上战争是关于奴隶制废止问题的战争,实际上是北方工业资本家与南方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战争结束后,由于战争是向南进攻,南方无论是经济还是权力都损失惨重,战后重建使得南北冲突不断,北方放弃对南方的重建,南方更加贫穷,南方的政治人物也经常给联邦添麻烦,陷入南北发展不平衡,冲突不断的恶性循环。直到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南方进入一个新时代,南方开始开始考虑联邦政府在经济上的地位,但是民权运动没有停止,冲突一直不断。
2、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进而控制加勒比海而发动的战争。19世纪末,美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大大超过国内的需求,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开展争夺海外殖民地市场,但是此时整个世界已为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毕。美国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还无力同英法等国相抗衡,而此时西班牙已是日薄西山,殖民地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亚洲的菲律宾。
古巴是西班牙的主要出口市场,美国资本家在古巴的投资(糖业和矿业)逐年上升。所以美国先拿西班牙开刀,夺取西班牙殖民地,以便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并取得向远东和亚洲扩张的基地。最后,古巴被要求出售或租借土地给美国用于开发煤矿或海军站。
1893年,美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写道:“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美国就像一纸巨大的书页,当我们从西到东逐行阅读这本大陆书时,社会进化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时欧洲大陆的扩张使欧洲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使欧洲民族成为一个粗野而奇特、自律而随性、务实而创新的民族,它既充满着“不安和紧张”,又伴随着“自由带来的鼓动和兴奋”。
特纳提出的“边疆理论”认为,“自由土地”边疆的移民扩张打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国政治平等形式,一种充满活力、勇气和信心的个人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是种族隔离非常严重的时候,三K党卷土重来,反种族间通婚和本土主义排外法得到强化。
特纳所代表的美国主义对建国之初所取得的进步非常有信心,因此他们主张不断向前迈进,向世界迈进,这种扩张冲淡了种族主义的影响,弱化包括贫困、不平等和极端主义等其他社会问题,甚至还让不同的人学会和平共处。
3、美国的内部矛盾:贫富差距悬殊,贫者逾贫,富者逾富(经济冲突);种族歧视,黑人白人之间的平等问题、排外主义、民权人权等(政治冲突)。
4、一战:一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主要战场在欧洲,造成严重的人口及经济损失,除美洲与亚洲外,欧洲各国均受到重创,特别是战败国如德国等。
一战时,伍德罗·威尔逊统治下的美国趁着战争做各种生意:政治生意、经济生意、军火生意。
例如1913年时,美国出口总额是38亿美元,国内有100多万人找不着工作,而到1916年,美国的出口总额竟飙升到了55亿美元。
1916年,英国政府欠美国12.5亿美元,法国政府欠6.4亿美元,俄国和德国也都在向美国人借钱,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私人资本对外贷款达到了30亿美元。
1918年3月苏维埃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德国从苏联获得了一大片领土,战场上的天平开始向德国倾斜。美国嘴上说中立,但是美国是从英国殖民地脱胎而来的,从感情上倾向于英法国一方,其实最重要的是美国担心英法战败无法还贷款,所以美国开始和英国做生意,大量武器、医药等物资运到协约国,加入到一战中去。
5、二战:二战时一战的延续。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包括所有的大国,并最终分成两个彼此对立的军事同盟─同盟国和轴心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世界局势,英国、法国等欧洲殖民帝国衰落,美国和苏联则取代欧洲殖民帝国的地位成了新的超级大国并在战后形成两强格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
1929-1933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大萧条从美国开始,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华尔街股灾,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
1933年罗斯福的行政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只是稳定了盘面,没有让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而已。1937年美国又经历一场经济衰退,使得美国拼命向外低价倾销工业产品,冲击日本经济,日本为了转嫁危机,制造七七事变。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美国又开始发战争财,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直在向德国和日本提供贷款、出口工业原材料,为了满足对日本的钢铁出口。
1937年以后,苏联政府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并派遣援华航空队。
1941年,苏联之所以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停止对华援助,是因为经过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苏联断定日本暂时无法对苏联的远东国土构成威胁。而到了1941年,美国开始在能源、橡胶等战略物资上对日本实现禁运。日被被美国被釜底抽薪之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要么向美国吐出此前吞下去的利益,要么对美发动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对美国珍珠港发动突袭,美国刚好借机反动反击,转移国内经济形势和孤立主义的矛盾,让民众把注意力放到对日本的战事上。
6、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及其盟国(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及其卫星国(东欧集团)之间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对抗(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91年苏联解体)。
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在总统罗纳德·里根政府的执政下,对苏联发起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上的攻势和施压,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停滞,美苏对峙中美国开始处于上风。1991年12月25日苏联彻底解体,资本主义反共阵营取得胜利。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7、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联军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尽管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却未能同时铲除萨达姆政权,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阿富汗战争: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仇,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2001年互联网泡沫使得美国经济恶化,国民产出只增长0.3%,但失业率和破产数量都大幅上升,带来了21世纪初的衰退。浮滥的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发展,导致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及2008年的金融海啸。
海啸后民主党上台意图拯救经济,美国利用美元地位进行印钞票的量化宽松救市措施,并仿照日本下调利率到接近0%,一度拉抬道琼斯指数上涨一倍达到海啸前水准,然而后续欧洲国债问题爆发和美国评级下调,2011年股市又现颓势,且失业率从未下降一值维持在9.1%高位,印钞带来的停滞性通货膨胀导致世界各地动乱不断。
8、科索沃战争:1996年-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的安全部队,同科索沃解放军之间的内部战争。多指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空袭行动,为国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