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据说主要因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重大利好,中国A股大涨。
12月14日,央视早间新闻播发了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以及五部委答记者问。
这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好事。老夫不是经济学家,无法判断该协议的真实价值。但从五部委领导发表的讲话来看,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些问题已经谈了十多年了,这次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看样子是收获多多!
同时,从领导们的讲话也不难看出,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始终坚持自身合理诉求”,言下之意是我们在原则问题上没有退让,守住了底线;“对于美方的错误言行,中方已经并将继续表明我们的严正立场,作出必要、坚决回应”,也就是说我们是敢于斗争的,而且要坚持斗争到底。可见,能够与这样一个霸凌国家达成这样“一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协议”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也堪称“以斗争求和平”的经典之作。
说到这场中美贸易战,就不得不提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当初美国参议院以84对14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他的任命,就是因为他是对华强硬派,而且有着美日贸易战完胜的历史辉煌,所以在这次对华贸易谈判中,被特朗普当作一把刺向中国的“尖刀”,希望他继续通过破坏中国的经济来铸就美国的繁荣。
罗伯特·莱特希泽:中国不好对付
对于莱特希泽,代表美国在任何一场贸易战中战胜对手已经成为他唯一的精神信仰。然而,实际情况令他大感意外,没想到“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如果有人打到家门口,我们必然会奉陪到底”。想当初对付小日本,三下五除二就打得人家跪地求饶,他甚至嚣张到,在一次谈判中竟然将美方的谈判清单折成一只纸飞机,直接甩向谈判桌对面的日本官员。可是他的极限施压手法对中国不管用,中国人不吃硬;他惯用的“车轮战术”也失效了,贸易战打了一年多,中方不仅誓不低头,而且越打越坚强,甚至要“奉陪到底”。莱特希泽彻底没脾气了,深深感叹:中国不好对付!
对抗不奏效 换个花样玩
老夫截获一份重要情报,2019年12月5日,美国资深国会议员里克·拉森发表《中国战略白皮书》认为,“美国政策的重点必须是双重的:必要时进行竞争,或在可能时进行合作。当前对中国的对抗性方法不奏效,是时候出台新战略了。”
拉森分析认为,美国国会中有3种“中国鹰派”:国家安全鹰派,主要是共和党人,他们将中国视为和前苏联一样的生存性威胁;经济鹰派,主要是民主党人,担心中国的经济政策导致美国失业;人权鹰派,部分两党议员,认为中国对少数民族、持不同政见者和弱势群体的做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过去,这些鹰派人士之间很少合作,但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目前的国会里,他们代表了一个强大的联盟,使得与中国的接触变得更加复杂。
拉森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对抗性方法,尽管有合理的成分,即改变过去的错误评估,但无法实现捍卫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我将提出围绕四项指导原则的替代战略:承认存在冲突和竞争的现有领域;扩大既有战略手法,即包括与中国竞争的进攻也包括防御措施;确定符合两国利益的合作领域;继续整顿提高美国国内情况。这种方法将涵盖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所有领域,包括教育、贸易和安全。
白皮书初步概述了一个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以及具有主动性的对华战略。按问题领域划分四个支柱性战略计划:
第一,教育。全球最聪明的学生都想来美国大学接受教育,这在智力资本和使年轻人接触美国社会方面让我们具有巨大的战略优势。美国不应为国际学生设置障碍,而应采用“小范围,严把关”的方法,以保护最敏感的研究,同时确保外国学生可以继续来美国。建议:国会应该使才华横溢的聪明学生更容易在美国学习,鼓励高中和大学扩大对美国学生和国际学生的公民教育,减少对国际学生和毕业生的签证壁垒,使人才留在美国。开展运动以促进美国的海外大学发展……
第二,美国商业、贸易和投资利益。美国不应以危言耸听的态度回应“一带一路”倡议,而应将其置于促进贸易、投资、发展和经济外交的现有计划。例如,美国可以而且应该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反对“一带一路”不是战略,美国必须领导志同道合的国家提供替代性的高质量发展机会。建议:支持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并鼓励多边贸易协定的努力;提出反对中国掠夺性投资的统一战线,多边努力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开放更多的产业,并对国有企业施加限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确定中国国有企业的扭曲性贸易惯例,并制定应对其反竞争影响的政策”……
第三,军事。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令人震惊。中国在造船、太空作战和新兴技术方面的投资对美国军方进行现代作战的方式构成了真正的挑战。美国不应单方面作出回应,而应继续主导多边合作,旨在维护和增强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安全架构,并阻止中国成为区域或全球霸主。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是与美国盟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加强对法治的国际支持,同时保留与解放军开展合作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机会。这些军事外交的目标应与对现代和未来战争至关重要的技术投资并驾齐驱。建议:投资用于亚太地区的强大美国军事力量,重点是帮助克服战区中“距离暴政”的能力。投资先进的、可能具有破坏性的新军事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和量子计算、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汽车、纳米技术和定向能源。开发、完善、提供资源并训练作战概念,以使美军可以在有争议的领空和对手的反进入/禁区范围内行动。增加对Active、Guard和Reserve内部网络安全的培训和资金支持,鼓励国防部、国务院和情报界之间就应对中国影响力和信息行动的努力进行协调。
第四,双边关系。总体而言,该策略旨在提高美国的竞争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双边关系应该纯粹是对抗性的。为了追求美国的自身利益,双边关系有时会是合作的,有时是对抗的。但是,政策制定者应尽量避免进行针锋相对的敌对行动,而应采取长期的战略方针。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不应该针对每一种不良行为都进行报复。建议:通过解决长期以来对中国反竞争经济惯例的担忧,完成一项降低关税并提高美国消费者、纳税人和行业利益的贸易协议。与中国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过渡到可再生能源,包括寻找煤炭的替代品。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并利用国际协定和论坛来推动中国加强对环境的承诺。继续促进人权和文化多样性,将其作为基本的外交政策价值,帮助提请注意维吾尔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的地位。大声疾呼美国对民主的支持,并确保中国不会侵蚀香港的“一国两制”。努力允许美国国务院进入西藏。面对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决策者们如果只采取防御措施,就像只有防守球员的足球队一样,这种策略从长远来看注定会失败。在教育、贸易、技术和外交方面,将美国与中国和世界隔离开来,有可能侵蚀美国繁荣的基础。
显然,“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毫无疑问这也是中方“以斗争求和平”初战告捷。但是,如果认为从今往后美国就会变得对中国友好起来,会放弃对中国和平崛起的遏制,甚至“中美之争全剧终”,那就大错特错了。更何况双方对协议的声明存在较大差异、协议的正式签订和实施存在不确定性,而且特朗普作为恶化中美关系的始作俑者,已经对中国造成全方位的巨大伤害,有些损失是不可挽回的。
老夫认为,这个协议的签署很可能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成为美国对华策略转向的风向标,由直接硬对抗转向软硬兼施的“太极”模式。老夫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表明,美国本质上信奉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是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的战略选择,任何缓和都是暂时的和策略性的,是以获取美国最大利益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美国战略目标不会改变,可能改变的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可能更阴险狡猾,更复杂多变,使得我们更难以对付。俗话说,“明箭易挡,暗箭难防”,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昨天给你弄一个香港法案,今天弄一个新疆法案,明天说不准又出一个什么幺蛾子,据说还有150个涉华法案排队等待投票,让你防不胜防,疲于应付。
为此,老夫以为,我们的基本对策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必须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力,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积极做好预判,及时制定对策,早作准备,见招拆招,及时防控和化解矛盾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保持内部团结稳定,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力反腐锄奸,凝聚人心,毛主席说得好: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份白皮书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据老夫所知,目前拉森与另外一位国会议员达林·拉胡德作为共同主席,主持着美国两党美中工作组(俗称中国工作组)的工作。该工作组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与中国发展外交联系并通过与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商界、学术和政治领导人的会议和简报会来为国会议员提供信息通报。工作组已成功完成了9次对中国的访问,重点是全球经济和贸易关系、消费产品安全、知识产权、军事行动、禁毒、奥运会安全、能源合作和环境管理。工作组是第一个访问酒泉载人航天发射中心的外国代表团,也是第一个登上和参观解放军海军潜艇的美国民事代表团。这份白皮书,作为一种中美关系新思维,主要是用来应对美国政府和社会正在形成的孤立、脱钩和对抗的共识,应该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是,老夫认为,如果要重新达成一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共识,还需假以时日,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