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记录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屡次力争西羌部落的支持。其实诸葛亮和姜维并非想引导西羌人或南匈奴进攻内地。当时的五胡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这种胆量。五胡真正敢大规模地进入中原还是司马氏的八王之乱之后的事情了。诸葛亮和姜维联络西羌人,只不过是临时合作的性质。其实对西羌人和南匈奴以及其他五胡来说,他们本身都是很乐意当大汉的雇佣兵的。陈汤出击万里灭了郅支单于。其实主要也是用的西域雇佣兵。这就在于大汉的兵威实在太强大。哪怕只有几个人,只要登高一呼,自然就有愿意投靠的。这才是古代真正的世界超强和超级大国。陈汤和大唐的王玄策都是利用了帝国的国威远播而达到惊人的战绩。到了汉末和三国早期的大乱。五胡虽然也看到了中原的乱局。但是仍然只是多看少动。毕竟曹操随便北征一下就灭了乌桓并且让乌桓骑兵为本方所用。因此到了三国时代中期,西羌等仍然是谁给好处多就帮助谁。
比如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后,西羌也跟着曹魏准备伐蜀。诸葛亮利用马超的威望将其吓退。毕竟马超的先人是东汉名将马援。西羌人对马援是十分崇拜的,不敢轻易造次。而等到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的时候。又联络西羌攻魏。仍然是外援和雇佣兵的性质。因此在五丈原之战后。曹魏和蜀汉都努力联络西羌方面。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后,自然是姜维出面。姜维是天水当地人,和河湟上游的西羌各部头领基本都是老熟人。而曹魏方面,则由熟悉西部情况而且有相当决策权的雍州刺使郭淮出面。郭淮这个人还是很有水平的。前面说了,如果不是郭淮当即提醒。那么司马懿也没有意识到诸葛亮派兵占据北原的严重后果。其实在此之前,郭淮已经显示出很有远见和谋略。所以才被曹魏方面提前提拔到雍州刺使的关键位置上。郭淮早期表现出个人能力,在于前面提到的刘备和曹操的汉中大战之后。汉中大战曹操不能取胜。如此长期困在汉中这个山旮旯里,恐怕中原老巢会局面不稳。
而且东吴方面也乘着曹操主力在汉中。集中力量进攻合肥。孙权亲自督战,就是想一举拿下全部合肥地面,解除这个对江东威胁最大的战略桥头堡。不过没想到曹魏方面的大将张辽可以独当一面。大败孙权于逍遥津。孙权如果不是马好能跳过断桥,恐怕已经被张辽活捉。因此曹魏方面其实也是面临两线作战,而且相距遥远的大格局。好在曹魏方面兵力和后勤都相对雄厚,不像刘备方那样顾此失彼。最终的结果是在东线大胜。反倒是汉中作战不利。曹操想出鸡肋一词,K了多嘴多舌的杨修后就撤军了。但是曹操又不想轻易地放弃汉中。于是留下心腹大将夏侯渊为主帅继续经营汉中。没想到被法正和黄忠合作,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汉中数万魏兵没有了主帅,顿时大乱。眼看就爆全线崩溃。此时参将郭淮力推大将张郃当临时主帅,并不等曹操的命令下来。果然暂时稳住了局面,这点上就看出郭淮的见识。因此此后被提拔为雍州刺使和西部大军的副帅。郭淮很注重主动联络西羌各部头领。郭淮在和这些头领见面前,往往先派人秘密打听他们的家庭情况。事无巨细全部了解。
因此和西羌头领一见面,就像算命先生一样的直指他们家庭的细节要害。把西羌首领们吓得一愣一愣的。把郭淮当神仙一样的看待。而且郭淮寿命也比较长,一直干到了公元255年。而诸葛亮早在234年就死在了五丈原。寿命和细节的差距,导致西羌人逐步从不服从、不了解曹魏而逐步偏向曹魏。这也是后来姜维方面被轻易突破的一个大前提。实际上如果诸葛亮的寿命和郭淮和司马懿一样长,那么蜀汉和曹魏的这场持久战还真难说鹿死谁手。因为到公元245年以后。曹魏方面已经开始逐步露出败相。司马氏和曹家的激烈内斗导致内部离心。甚至曹魏的一线大将,夏侯霸都投降了姜维。司马懿能够最终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寿命长,超长待机,把曹操时代的能人都自然熬死了才得手。如果诸葛亮(181—234)和司马懿(179—251)寿命一样长。那么蜀汉未必就不能先占长安再继续东进。如果蜀汉能北伐成功,有没有后来300年天下大乱就很难说了。由此可见,身体才是GM的本钱!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全都长命1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