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将决定人类未来至少百年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
可能有人知道是气候峰会,但很多人或不知道,或不明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气候峰会博弈出来的结果、制定出来的规则,将是全人类未来的规则基础,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最基本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巴黎协定才显得那么重要!
而就在当下,就在我们夜里睡觉的时候,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72岁高龄的解振华和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正在英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并为了包括我们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博弈,为我们的利益据理力争。
COP26会议,从10月31日一直开到11月12日。世界各国的谈判代表齐聚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与会。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参会?因为,这项一度因为疫情被推迟的会议,准备敲定一项基于巴黎协定而具有落实价值的新协议,其中包括减排计划等。也就是说,世界各国准备敲定一份各国主动落实各国责任和义务的会议。事实上,会议的结果,很可能会确立阶段性的发展规则,因为碳排放的天花板可能就此确立下来。
我们知道,2015年在巴黎举办的COP21通过“巴黎气候协定”取代原有的“京都议定书”,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须提出“国家自定预期贡献”(NDC)的减碳承诺。这次会议,就是想达成一份可执行的减排承诺。试问,连碳排放都确立了,发展的格局是不是就确立了吗?
气候峰会为什么如此重要?为什么能决定未来人类规则,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一、气候变化是未来全人类的最大变量
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把历史拉长到地球几十亿年的存在来看,气候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无论人是否存在,气候都会变化,气温都会有高有低。
譬如,一万年以前,气候有一段骤然升高的时期且保持八千多年,对人类发展非常有利,人类文明正是从那个时候获得跨越式发展的。但到了1300年后,气温骤降,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73年指出寒冷的冬季出现在1470—1520、1620—1720及1840—1890年期间,最冷时候是在17世纪,特别是在约1650—1700年间。大家可以看下图,就是过去一千多年的气温变化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哪怕是在碳排放很低的古代,气温在千年周期的波峰与波谷温差也近3度。
气候变化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答案很简单,人类的生存基于外部环境,气候骤然变化直接会造成包括生存环境、农业、经济等短期的剧烈变化,应对不好就会出现社会的巨大动荡,从而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譬如,明朝的灭亡就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明朝末年,气候正处于越来越冷的“小冰河时期”,西北地区寒冷干燥土地贫瘠,此时朝廷又极其腐败,土地被大规模兼并,财富主要集中在江南豪强士绅手中,代表他们利益的士大夫阶层把持朝纲,于是朝廷逐渐失去转移支付能力,国库空虚。
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寒冷干旱造成的连年饥荒就成了大问题,大量因干旱欠收造成的流民引发持续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寒冷的气候又促使东北少数民族为了生存抱团取暖,加速南侵抢夺资源。结果,明朝最终亡于西北农民起义,终结于清兵入关。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人类又处于气候变暖的新阶段,所以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全人类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作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气候,是最大变量。
基于这样的原因,全世界围绕气候变暖正在进行激烈的政治博弈,谁在未来这个新规则中拿到更多话语权,谁就能获得更大的规则利益。这一切,不以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这是全人类的70多亿人的事,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所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只能选择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越求得主动,对自己就越有利。我们的“双碳”目标,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压,争取在碳排放争取主动,并且基于减排形成技术优势,从而在发展中获得规则主动权乃至主导权。
二、碳排放被认为是大气变暖的主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碳排放权又成了全球博弈的焦点呢?答案很简单,既然气候变暖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那么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一定就是全球博弈的焦点。气候变暖显然有其很强的自然因素,很大程度上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但人类无法决定太阳的活动,所以就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终经过科学家之间的争论、博弈,确立了“温室效应”是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温室效应”怎么来的?是由人类的碳排放而来。于是,关于碳排放权的博弈就出来了。
那么,碳排放的博弈是一个怎样的博弈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博弈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是一个科学问题,但针对气候变暖的治理则是个政治问题。在发达国家看来,如果全球其他六十多亿人都按照现在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那世界环境根本无法支撑,所以必须让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从而让气候变暖的速度变慢一些,从而维护人类的共同生存空间。
看起来这个逻辑好像是没问题的,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是依靠碳排放的,发达国家之所以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他们的不但现在碳排放高,过去数百年更是已经进行了巨量的碳排放。
以美国为例,现在的人均碳排放是全球的3倍多,是中国的1.8倍,是非洲和印度的20多倍。那么,发达国家在这个时候告诉发展中国家,你们不要碳排放了,否则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要碳排放,对没有资金、没有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停止经济发展。停止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那就是更大的灾难了。
所以,碳排放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权,围绕此议题的政治博弈,就成了发展权的博弈。于是,基于此就衍生了新的议题,那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问题上具有共同而区别的责任。
什么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共同的责任,就是应对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有区别的责任是指,发达国家已经高碳排放数百年,如今也是碳排放的主要制造者,是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人,发达国家当然需要首先承担减排任务。其次,由于发达国家有技术、有资金,减排能力强,而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要保证低碳而持续的发展,发达国家就必须在资金、技术上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同时给发展中国家更长的时间,从而让发展中国家能够在保证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减排。
于是,“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就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焦点。因为,这涉及到如何确立各国的减排目标(时间对减排的限制),如何确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资金。很显然,发达国家只想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从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共同的责任”,却不想承担自己该承担的“有区别的责任”,说白了就是想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从而独享排放权。
而现在正在举行的COP26,就是要确立接下来5年可执行的责任分配,也就是未来5年各国如何减排从而尽快实现碳达峰,通过这次会议确立自己的碳排放计划。当然,与之配套的事,未来5年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怎样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等等。
那么,现在的拉据点在哪里呢?
直接点说,就是以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交换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未来的碳排放权,承诺2020年到2025年每年至少筹集1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洁净能源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然而,问题在于两点:一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一直未到位,也缺乏相关的技术转移和资金支持计划,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减排计划;二是发达国家自己的减排计划也不清晰,却指责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017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对发达国家的痛斥,这就是中国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战斗,解振华代表的不但是14亿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代表着全球60多亿非发达国家人民的利益重要,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中国COP26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可以说肩负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和发达国家谈条件。
我们的代表团正在COP26会议上夜以继日地为我们的利益据理力争,我们应该为他们加油打气!请为我们的代表团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努力是多么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