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年要有新气象,开年的第一篇文章就聊如何分析问题吧,或者说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时候,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论。
正好新年假期又读了一遍《论持久战》,有一些新的体会,我们就以毛泽东的文章做模板,来拆解他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论持久战》的原文很长,总共占了76页的篇幅,相当于一本薄书了。
但文章的逻辑其实有十八层,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分析,把抗日战争分析的明明白白。
我们学习分析问题,《论持久战》是标准教科书。
2
毛泽东在文章开篇就说:
“全世界人民都关心抗日战争,中国人也渴望战争的胜利,但战争过程究竟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
“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解决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都没有解决的。”
这段话相当于破题,明确告诉大家,抗战初期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论持久战》的第一层逻辑,便是发现时代的痛点,确定要研究的方向。
写文章也好,研究问题也罢,一定要和现实世界挂钩,只有研究并解决现实的痛点,才能造福大多数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也就是说,解决现实世界的痛点才有意义。
那些在抗战年代依然皓首穷经的大师,即便研究出花来,对于中国人民的困难,又有什么意义?到头来无非是身名俱灭罢了。
发现了时代的痛点,确定了研究方向,那么接下来的第二层逻辑,便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要科学,不能主观片面。
例如很多人都说,卢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起努力,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说这句话是枯燥的公式。
虽然结论正确,但没有推理过程,就显得非常苍白无力,属于正确的废话。
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用处,也不可能解决问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给出“为什么是这样”的推理过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实事求是”就是科学的研究问题方法。
有了要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毛泽东终于开始进入主题了,于是第三层逻辑是从抗日战争的根本原因着手,分析中日两国的国情和诉求。
这也是毛泽东的习惯,总喜欢从本源开始说起,把事情的起源、过程和可能的走向,掰开揉碎的给你讲清楚。
而抗日战争的根本原因,便是帝国主义的日本,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决死战争。
日本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都是一流的,远远超过中国。但日本是小国,先天资源不足,经不起长期消耗战争,所以日本为夺取资源发动的战争,最后会把原有的资源也消耗殆尽。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属于世界上最差劲的弱国之一,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于是毛泽东断定,中日两国的国情和诉求,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只要中国坚持耗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纲举则目张。
从本源处着手研究问题,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明白事情的大致走向。如果出发点错了,那么后续的一系列研究都是错的。
而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分析判断。
第四层是上一层逻辑的延申,用更多的论据补充对本源的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不会亡国。
这层的目的是反驳亡国论者。
毛泽东专门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是中国有国际援助。因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世界其他国家也在面临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于是中国和其他面临侵略的国家,便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统战合作的基础。
这些国家,一定会给中国援助。
其二是阿比西尼亚灭亡,并不能说明中国也会灭亡。因为阿比西尼亚被侵略的时候,没有国际援助,属于孤军奋战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面积小,没有战略纵深,一次战败就没有翻盘的余地。
而现在中国有战略纵深,又有国际援助,只要中国不放弃,坚持下去就能胜利。
第五层和第四层互为表里,都是第三层逻辑的延申,分析了抗战的大局下,中国到底会不会向日本投降。
这层回答了爱国者的疑问,也是解决时代痛点。
毛泽东把这个问题细分成日本、中国、国际三个板块来分析。
日本侵华一定会奴役中国人,同时诱降某些中国高层人士,但由于日本的奴役手段非常酷烈,便会出现高层投降、底层抗战的局面。
中国是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组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互相牵制,谁要是敢投降,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
国际方面可以联苏抗日,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综合以上三个细分板块的分析,毛泽东说,妥协危机是存在的,但一定可以克服。
这三层逻辑推导下来,整个抗战的前景逐步明朗,大家终于不用担心亡国灭种,接下来就是努力奋斗了。
身处抗战最绝望时期的人们,读到《论持久战》以后,恐怕都会感觉天高云阔,未来可期吧。
于是毛泽东在反驳速胜论的篇目里,推导出第六层逻辑,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立足现实,一步一步的做下去,直到胜利的一天。
类似于朱元璋北伐蒙古一样,不求一次性做票大的,但求步步为营,今天封一个藩王镇守边疆,明天设一个卫所控制草原,终有一天能制服蒙古。
这就是从本源着手分析问题的好处了。
只有找对方向,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逐步推导出问题的分层逻辑,真正向解决现实问题的目标靠近。
这才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啊。
3
有些人分析问题,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已经告诉你们胜利可期,努力去做就完事了。
他们基本都成了“听懂掌声”的成功学大师。
但毛泽东不一样,如果只推断出胜利的光明前程,却没有操作方法的话,那就是无政府主义似的空中楼阁,还是没什么用。
于是推导出中日持久战的结论以后,他判断目前日本的资源没有消耗殆尽,中国地大物博的特点没有显露,所以持久战的量变尚未达到质变。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努力奋斗,促进质变的到来。
从这个立足点出发,就能推导出中日持久战的第七层逻辑——把整个持久战细分成三个阶段,并且详细分析论证。
第一个阶段是日本气势凶猛的进攻,中国抵抗不住,后退防御。
等到日本的后劲不足,攻击势头就要停顿下来,驻防在大城市里巩固战果,那么中国就能开辟敌后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这是第二个阶段。
当中国人民动员起来,并且收复农村和物资以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便完成了,于是可以开启第三阶段,中国战略反攻,日本战略撤退。
至此,整个持久战的逻辑链进一步完善。
我们从这里也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看起来特别不靠谱的事,一旦细分成不同的小阶段和小领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4
这是除了军事理论以外,手把手教各级指战员如何打仗了,告诉他们怎么打才能赢,怎么打一定要输。
蒋介石撤退到台湾经常说,将领不听他的命令才导致战败,其实他是夸大了自己的作用,正因为将领们听了他的话,才输了战争。
而毛泽东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证,才有资格说,抗日战场不听他的话要输,听他的话才能走向胜利。
错位人生啊。
至于第十七层,是对前两层的补充。
因为前两层讲的是战役战术,那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是必须说清楚的问题,总不能运动战和游击战混在一起,没头没脑的乱打一顿。
于是第十七层的逻辑,便是必须达到歼灭战和消耗战的效果,相当于毛泽东给指战员规定了KPI。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持久战的目的是消耗日本资源,而最容易消耗日本的方式,必然是歼灭战。
战役的歼灭战,就是战略的消耗战,这样才能达到积小胜为大胜的目的。
所以毛泽东告诉他们,尽量打歼灭战。
言外之意就是,没打成歼灭战就不算完成任务,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至此,整个抗日战争的推导就结束了,有中日力量的对比,有国内走向的判断,有世界环境的推演,有具体战术的安排,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剧本已经写好,各位演员请就位吧。
但我觉得还有第十八层推导逻辑——决心。
这些内容穿插在《论持久战》的字里行间,看起来不重要,却特别考验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心理素质。
战场上经常丧师失地,中国军人一片一片的牺牲,更不用说日军经常屠城屠村,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
于是难免有人说,死的人已经够多了,能不能不打仗了,让更多的人活下来,给中国留些种子吧。
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但是毛泽东说,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前景,目前大量牺牲是必要的,避免任何牺牲是懦夫和恐日病患者的观点,必须坚决反对。
想做成事情就会有牺牲,而牺牲别人的前提,是自己也准备好牺牲。
这种不死不休的精神意志,才是贯穿《论持久战》的文气,也是毛泽东和同志们带领新中国昂扬向上的底色。
5
毛泽东后来和同志们说过:
“问题暴露再去解决问题的,不是好领导,问题出现征兆但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能够指出问题并且提出解决办法的,才是领导的工作。”
虽然他在《论持久战》里说,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只能描画战争的轮廓,但后续的战争走向,和他写的完全一致。
这才是有能力的领导,毛泽东太谦虚了。
而文章里随处可见“人民”二字,尤其是最后那句,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读起来特别提气。
毛泽东是真心相信人民的力量。
于是《论持久战》以时代痛点开篇,以人民的力量结尾,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管中窥豹,聊一下毛泽东分析问题的方法罢了,要深层次的研究,大家还得去读原文。
毕竟《毛选》是屠龙术,得到一些皮毛,足够普通人受用一生了。
毛泽东说,军队和人民打成一片便天下无敌,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其实能领悟屠龙术的皮毛,挣个小目标也是可能的。
2022年,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