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国国内爆发了一场鲜为人知但极具代表性的贸易战。
彼时,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万元户”越来越多,钱包鼓了,消费自然就升级了,表现在服装上,就是掀起了穿西装等毛料服饰的热潮,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根本不愁卖。
看到市场供不应求,北至河北、东至上海、南至广西,全国各地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票,纷纷上马毛纺工业项目,1985年全国毛纺生产能力为165万锭,1986年就达到了198万锭,增速非常快。
毛纺工业是需要原材料的,羊毛就是重要原材料之一,而我国羊毛的主要产区,是青海、新疆、内蒙古三个省份(下称“羊毛三省”)。
各地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羊毛三省”,试图抢在其他人前面一步,控制原材料,保证自身毛纺工业的发展。但是,当时我国羊毛产量合计也就19万吨,大约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市场角度说,此时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羊毛三省”立刻就动起了歪脑筋,想来收购羊毛?
可以,但是得加钱。
“羊毛三省”先后出台了草原建设费的政策,对卖给其他省份的羊毛按照20%-40%的价格征收,此举直接导致羊毛价格上涨了超过五分之一。
原材料上涨直接压缩了下游的利润空间,对毛纺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比如不少毛纺厂因原材料不足直接停工,空有生产线,却无法利用。
而且借着卖方市场的地位,“羊毛三省”当时卖给东部毛纺厂的羊毛,还动不动就掺假,添加一些其他杂物,来增加重量,就算是掺假的,你想买还不一定能买到。
比如,四川康定毛纺厂,这个厂在位置上比较靠近西北,按理说应该比较好弄到原材料,但实际上买不到,逼得厂长“御驾亲征”,跑到原产地好说歹说,不知道喝了多少酒,才艰难弄到了羊毛。
那么,“羊毛三省”能如自己所愿,宰其他省份一刀吗?
结果并不如愿,东部、中部不少毛纺厂见国产羊毛这么难买,干脆转向进口羊毛,特别是量足质优的澳大利亚羊毛,白白便宜了外国人。
而“羊毛三省”的羊毛渐渐卖不出去,导致羊毛大量积压,比如乌鲁木齐一个毛厂里,就积压了多达4000吨羊毛,羊毛卖不出去,牧民们的收入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羊毛大战”,是一场国内版的贸易战。
“羊毛三省”想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个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靠人为制造障碍、以邻为壑,无疑偏离了初衷,最后造成了双输的结果。
除了“羊毛大战”,我国国内还爆发过N多的贸易战,比如1988年河北境内的“板栗大战”,广西和广东的“香菇大战”等等,结果都是双输,而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源,就在于缺乏一个真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所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呼声一直都有,且越来越高。
1992年十四大第一次提出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后面的十五大、十七大和十九大都有提到,最近,国家再次出台了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文件。
不过以往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多是一种提议,建设也行,不建设也行,但这次,属于不得不建设了。
具体原因下面我们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