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欧四方博弈的格局,在前阵子北溪-1号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被炸,以及德国产业因为能源价格高涨纷纷出走之后,欧洲似乎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暂时出局。
但是这两天,德国政界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值得关注,如果这时候中方能够善加引导,让其发酵,有可能会改变今后大国博弈的格局。
去年底,乌克兰的紧张局势成为世人的焦点,更是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我们在2月24日俄乌战争开打之前,以及战争开打之后有几个说法和预测。
1)俄乌战争推升了国际能源价格,也因而推升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当然,欧洲遭遇到更严重的能源危机,与更高的通货膨胀。而美联储也在这时候加速升息的速度,与缩表的速度。
2)美国将注意力暂且放在乌克兰与欧洲,中国将因此获得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窗口,虽然这个时间窗口远远比不上20年前,美国攻打阿富汗与伊拉克所获得的时间,但是在中美斗争紧张的状态下,一个短时期的时间窗口,也是宝贵的。
原本美国在今年五月的时候又重新在西太平洋布局,对付中国,一直到8月初佩洛西窜台的时候达到了高峰。无奈中国坚守“阵地”不退让,举行环台军演,让美方打台湾牌的策略暂时打住。
只不过对美方来说,时间上太紧迫,因为冬天就要到来,不能够让欧洲在天然气的需求压力之下,在最后一刻与俄罗斯和解,那就会让美国的布局前功尽弃。
于是就有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断绝了欧洲与俄罗斯和解的希望,以及几天之后的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欧洲再度被拖下水对付俄罗斯。
此时美俄关系紧张,俄罗斯与北约再度处于紧绷的状态,中国再一次得到了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窗口。
3)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我们还曾经说,乌克兰的紧张局势长久持续下去,对中国有利,中国会是个赢家。
有关这一点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刚刚说的,短暂的战略机遇期,俄乌战争将分散美国对付中国的资源与精力。
第二个是,俄罗斯将更加倚靠中国。中国将持续获得俄罗斯折扣优惠的能源,而且是更为稳定的能源来源。中国在全球能源的话语权分量将大为增加。
第三个层面,俄罗斯将会带头,往去美元化的道路上冲锋陷阵。
有了俄罗斯带在前面头往前冲,中国会是羽扇纶巾,气态悠闲。
第四个层面,就是今天要强调的主题。冲突的时间久了,将会刺激欧洲渐渐地觉醒,欧洲将会领悟到跟着美国一起对付俄罗斯,倒霉的没有别人,就是欧洲自己(不考虑乌克兰)。
虽然那时候的说法早了些,但随着时间的推演,前面两点的看法都得到了验证,并且在网络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评论,和我们持守一样的论点。
但是有一点仍然还处于争议,那就是到底欧洲有没有机会摆脱被人驱使,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欧洲会不会觉醒,觉悟?
其实,我们在节目中从来没有放弃欧洲。这半年来,许多人都说欧洲没有救了。俄乌战争之前我们说,欧洲没有觉醒,走向独立自主,是因为欧洲受到的教训还不够。
那么现在,欧洲受到的教训足够了吗?
这两年,美方在德国的新闻媒体、舆论界没有少下功夫。七、八月的时候,德国新闻界几次三番地鼓吹与中国脱钩。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在其后上场,郑重其事地向德国产业界呼吁: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就在那一阵子,美方在德国积极动员,一家德国智库还宣称,中德两国一旦脱钩,中国将成为最大输家。
不知道这家德国智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收了谁的委托经费?我们的评语是,好大的口气啊!8月20日我们才说,德国也想与中国脱钩恐怕没这本事 。
德国凭什么跟中国经济脱钩?德国GDP在2021年是3.56万亿欧元,如果以今天的欧元汇率计算,大约是3.45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德国的5倍。
一个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小的多的国家,又找不到其他的经济增长点,却妄图与中国经济脱钩,凭什么?德国根本没这能耐!
德国与欧洲的经济增长,一个是充分利用俄罗斯廉价的石油与天然气,第二个是中国向欧洲开放的市场。虽然美国的市场也很大,但是美国从2018年跟各国打贸易战以来,逐渐收紧了国内的市场,美国试图打造自己的产业链,欧洲国家也等于是被美国排斥的贸易对手。
德国现在要跟中俄两国脱钩,是自己想多了吧?
但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德国新政府仍然一条路走到黑,直到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的巨变之后,德国才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眼看着一些产业纷纷出走美国与中国,德国还有什么底气硬撑?
不过,10月1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出席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表态,朔尔茨再一次宣称,支持全球化。他说,全球化让很多的繁荣成为可能,脱钩将是完全错误的道路。朔尔茨认为,德国与欧盟必须建立更广泛、更稳健的贸易关系,非旦不能与个别国家脱钩,而且,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开展贸易。
朔尔茨这一次的表态非常清楚了,反对与中国脱钩,还要拓展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的贸易。
朔尔茨这一番表态完全没有任何反美的字眼,但是他清楚表达了不脱钩的路线。
这是一个路线上的大翻转。另外,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也认为,和中国脱钩不是欧盟企业的选项,欧洲贸易关系需要更多的平衡和互惠,欧盟应该继续以务实的态度和中国接触。
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才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与欧盟委员会经济事务方面,就出现了放下与中国经济脱钩的说法,应该会让美国大为吃惊。不过,这也是有脉络可循。我们看一看这一年来,德国新政府的转变。
首先,俄乌战争开打后没多久,朔尔茨就宣布要扩军。
德国的扩军行动包括,1)拨出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用于德国的国防现代化。2)到2024年之前,德国政府每年至少把国内生产毛额的2%以上,用于国防开支。
但是,德国背负着二次大战发动者的原罪,扩军不是那么容易,想要独立自主也不是那么容易。德国扩军会引起欧洲邻国的注意,波兰第一个感到紧张。法国接着也说,要关注德国扩大军事预算。
德国想要扩军,就得要学日本,必须要对俄罗斯强硬,同时也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一方面取信于波兰等东欧国家,另一方面更要取信于美国,让美国相信,德国扩军的动作的确只有一个目的,只是针对俄罗斯,针对中国。
也因此,德国于8月中旬,派遣13架战机到澳大利亚参加多国联合军事演习。这是二次大战以来,德国军机首次部署印太地区。为什么?这是为了向美国交心!向其他盟友表明心迹。
德国如果不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美国哪能够那么轻易地同意德国扩军?
但是,有那么容易吗?德国必须要付上代价,需要向美国证明。
打一个比方,许多人看过帮派主题的电影,比如说无间道。想要投靠黑帮做卧底,不是要递上一个投名状,就是要做一些事,好证明自己是真心投靠。
问题是,朔尔茨搞得过美国吗?美国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美方比德国精明多了。你想要扩军,得要拿出诚意,做点事。
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刚刚说的,德国舆论界开始做功夫,鼓吹跟中国脱钩。然后,朔尔茨接着上场,呼吁德国产业界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朔尔茨如果做不到这些,怎么能够取信于美国?
但是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朔尔茨的意料之外。德国支持美国的政策,支持乌克兰,对付俄罗斯,遭受俄罗斯的强力反击,搞到欧洲的能源价格高涨,电力价格上涨了近10倍。
德国产业界受不了了,一些对电力需求比较高的产业,纷纷出走。这简直是德国的梦魇,得不偿失。
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欧洲与美国有相同的价值观,人种近似,有相同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同门派,都是练同样的招数与功夫,但是,欧洲就是比不上美国。正是因为如此,欧洲在大国博弈中处处受到限制,无论怎么算计都是一个输家。
德国必须要:1)支持乌克兰对付俄罗斯,2)参与印太战略,参与对付中国,3)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你要交心,美国就要你执行这三步走的策略,最终是德国产业界出走,经济败坏。
德国怎么搞得过美国呢?如果德国一直跟着美国走, 那完全不是美国的对手。
直到北溪天然气管道轰然一响,德国与俄罗斯和解的希望彻底破灭,这时候,德国才想到,原来是南柯一梦,梦一场。
德国要怎么办呢?朔尔茨接任总理职务不过一年的时光,就把德国搞成这样。德国在五月的对外贸易还出现了贸易逆差,这是1991年以来第一次的贸易逆差。朔尔茨再这么搞下去,就要把德国给败光了。
那么德国的出路在哪里?
朔尔茨的前任不是老早给他指明了一条明路吗?默克尔在卸任之前的2020年12月带领欧盟国家,完成与中国的投资协定谈判,这是默克尔留给朔尔茨的政治资产,只要朔尔茨善加利用,必然可以增加与中国的经济、贸易、与投资往来。这不是摆在眼前的路子吗?
另外,也是因为默克尔站出来公开喊话,指明说:没有俄罗斯参与,欧洲国家不会获得长久和平。默克尔这番说法,等于是为朔尔茨打开了路。
更何况,德国民意已因为能源价格高涨,出现了反对制裁俄罗斯的声浪,朔尔茨在这种气氛下,如果还是不敢走出自己的路,那真的是枉然了。
另外一则消息, 据美国POLITICO 10日的报导,德国总理朔尔茨计划于11月3日到4日访问中国。这也是中德建交50周年的契机。
到目前为止,朔尔茨访问中国的消息还没有得到德国与中国官方的确认,双方也都没有否认。这表示,双方可能还在商谈。
德国要想清楚,德国在欧洲好歹也是个大国,是欧洲的龙头国家。美国总统拜登都可以跟中国领导人商谈,打电话,为什么德国不可以?
中国是世界大国,不管是地缘政治、投资、贸易、经济、金融、科技等诸多方面,在全球都举足轻重,德国本来就应该与中国直接往来,跟中国商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16年任期内,访问中国13次。
朔尔茨身为大国领袖,如果他还自认为是大国领袖,就不应该自我设限,让德国越走越回去。
另外, 默克尔在执政初期的2007年,也因为会见达赖喇嘛,造成中德关系的紧张。不过在这之后,中德关系是越来越好。朔尔茨完全有机会跟中国拓展关系,至少是经济贸易上的关系,不应该受到任何国家的阻碍。
朔尔茨还有一个有利的机会,目前欧洲大陆上的民意趋势改变,右翼势力崛起。朔尔茨可以利用民意的改变,再加上德国必须要走出经济困境,与中国接触是唯一的路子。
如果朔尔茨不趁势寻求改变,最终很可能会被右翼崛起的力量吞没。
那么,中国会如何做,来争取德国的友谊,争取欧洲的友谊呢?我们等到朔尔茨真的访问中国之后,再来谈这个议题,因为这当中可能还有不少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