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智先生:很认真地聊一下德国|2022-10-16

俄乌冲突持续了大半年,胜负虽然还没有定论,但绝大部分人都能得出一个 比较确凿的结论,那就是欧盟在唯唯诺诺中,已经成为了最大输家。

其中,德国又是欧盟的核心经济引擎。

 

过去几个月内,德国当局政府在对俄的态度上先是强硬表态,然后委婉中立,接着又是强硬表态,最后无奈中立,态度是来回摇摆,特别疲惫。

我在《认真聊一下全球经济的恶化程度》里,着重分析了德国的经济现状不容乐观,7月份的CPI是7.5%,PPI是37.2%,两者存在非常严重的剪刀差。

CPI反映消费价格的变化,同一时期所有商品的价格贵了还是便宜了,CPI能最直观感受到;PPI反映生产价格的变化,你可以简单理解成商品出厂价的成本。

我以为德国7月份的数据已经挺离谱了,结果到了9月,德国的CPI达到10%,创下1990年以来的新高。

 

德国最新的PPI数据还没出来,不过8月份的PPI也迈向了历史新高峰,45.8%。

根据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IWH)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9月德国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的破产数量同比增加34%,达到762家。

 

德国已经迈进了一个危险的分水岭。

为什么德国会「沦落」至此,它的未来又会走向哪里?这篇文章我试着解读一下。

有一位叫Cottereau的博主制作了一张世界地图,统计历史上「世界各地区发生过的战争次数」:

图片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欧洲是战争重灾区,欧陆板块几乎被覆盖成了纯白色。

更久远的历史我不提了,只简单阐述一下这几百年来的许多欧陆著名战争:

1618年爆发的「三十年战争」,让整个欧洲变成了绞肉机,德意志各邦国就有25%-40%的人口死亡,男性有将近一半死亡;

1667年爆发「遗产战争」,国力衰弱的西班牙和法国互掐,参战的欧洲各国伤亡15万人;

1672爆发「法荷战争」,双方死亡总数超过22万人;

1701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法国与奥地利为了争夺西班牙王位,引发了一场涉及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战争,死亡40-125万;

1756年爆发「七年战争」,在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展开,战争造成90万至140万人死亡;

1803年爆发的「拿破仑战争」,几乎覆盖整个欧洲大陆,死亡人数甚至无法精确统计,仅法国的死亡人数就达到百万之多;

1914年爆发「一战」,有33个参战国,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1931年爆发「二战」,直接死于战争的人约7000万。

虽然一战、二战的波及范畴是全世界,但欧洲是毫无疑问的主战场之一。


欧洲战乱的频率相当高,几乎每一次的短暂和平,都是为下一次的大规模战争做中场休息准备。

为什么欧洲的战争如此频繁?具体原因当然有很多,主要有三大因素:

1、割裂的地理环境。

2、缺乏能源、矿产等工业资源。

3、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挑拨离间(重要因素)。

欧洲相对于其他几个大陆板块,是罕见的贫矿、贫能源地区。加上欧陆地区天生碎裂的地形,造成了欧洲天然容易分裂,很难走向大一统。

 

图片
然而欧洲的地形再怎么破碎,矿产能源再怎么贫瘠,也只是会分散成无数贫穷小国,彼此本没有血海深仇,不至于相互屠戮得如此厉害。

根源就是挑拨离间,比如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提到:「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

图片

因此,英国总是有光荣孤立的优越感,「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它是谁,不管它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

忽略掉这些自我美化、冠冕堂皇的说法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实际是,在欧洲大陆挑拨离间,阻止欧洲大一统,越乱越好。
不列颠的外交政策在过去至少五百年内都是相同的目标——要制造一个分裂的欧洲。为了这个缘故,我们与荷兰人一起打西班牙人,与德国人一起打法国人,与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一起打德国人,又与法国人一起打德国人和意大利人。
——乔纳森林恩《是,大臣》
只要欧洲大陆不是铁板一块,战乱频繁,硝烟不断,那作为离岸岛的英国才不会被彻底边缘化,那些因为战争而逃离的财富就全部流进英国避险。

图片

这也是英国金融立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有极为丰富的金融投机经验。


美国作为英国体系的完整继承者,对这一套「隔岸观火、添油加柴」的成熟打法当然也很熟练。

回顾二战,最大元凶是德意日,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但也要注意到,在过去清算法西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凶」全躲在了隐秘角落,那就是英国和美国的金融大鳄们。

二战爆发的最初矛盾,源于1929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

大崩盘前的美国社会,摩天大楼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处于一种高度繁荣的状态,这时期刚好发生在美国「柯立芝总统」时期,所以1923—1929年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如此繁荣的美国,为什么会在1929年发生「股市大崩盘」?是因为英美跨国金融资本的疯狂无序扩张,它们不仅对外收割,狠起来连自己国家都不放过。

连任三届美国财政部长的梅隆,旗下就有一间梅隆银行,直接控制了美国铝公司、海湾石油公司和五家钢铁公司,是当时最大的财阀之一。

他鼓吹绝对自由化政策,支持对富人减税,对财阀一路放行开绿灯……种种因素积累,导致所有矛盾集中在1929年爆发。

美国股市大崩盘后,全世界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1930年6月,美国总统胡佛通过了《斯穆特-霍利法案》,这条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开始封闭本国市场。

英国也完全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在1932年2月9日搞「帝国特惠制」,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

英美提高关税壁垒的最直接后果是,日本和德国扛不住了。

原本一场关东大地震就带走了日本24万人的生命,还直接导致了1927年在日本爆发的昭和金融危机,有大量银行和工业部门悉数倒闭。

而对美国出口生丝,又是日本的重要产业支柱,当全球有三分之二的市场抛弃生丝后,日本的中下贫困人口迅速倒向了军国主义势力。

德国作为战败国,在一战结束后成立了魏玛共和国,签署《凡尔赛和约》,当局政府需要支付1320亿马克的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

然而德国一穷二白,完全没有能力支付赔款,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法国。

在英美的「大陆均势政策」里,德国实力弱小,难以抗衡法国,是一个值得被扶持的对象,因此在英美调解下,不仅减少德国的战争赔款,还展开了「道威斯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恢复德国经济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

1924-1929年,德国一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德国。

不过德国凭本事借来的钱,就没有想还的意愿,而且这些贷款基本落到了德国各大公司及企业中,整个社会的工业生产能力仅利用了60%,年平均失业人数达150万-200万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美国股市大崩盘后,德国殃及鱼池,一共有560万失业人口在抗议,魏玛共和国很快名存实亡,最后被德国纳粹全面接手了。

很难说在二战期间,法国当局的这般摆烂心态,是不是已经看穿了英美的捣乱战略,德国弱就扶持德国来抗衡自己,那自己还是摆烂算了,免得被当成炮灰。

就这样,孤悬海外的美国,成为了二战期间最安全的资本避险地方,这也是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能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来看,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二战的发起者,罪行确凿,但真的要溯源根本,是英美政客的大陆均势政策、是英美跨国金融资本的殖民收割,才导致事态一步步失控。

二战结束后,欧洲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虽然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下逐渐复苏,却几乎失去所有殖民地和广阔无垠的市场,笼罩在美苏争霸的阴霾下。

支离破碎的欧洲国家,在痛定思痛下,由德法主动联合,一步步成立了欧盟。

 

当欧元正式诞生那一天起,就意味着27万亿美元市场的欧盟区,从此不再用美元结算,相当于切走全球三分之一美元市场。

 

英国同样加入了欧盟,最初它想的是瓦解欧共体,后来就想着能不能从中获得好处,甚至是成为欧盟的老大,姿态心高气傲。后来受不了德法态度,也受不了一群穷要饭的东欧南欧国家,还有庞大的拖油瓶难民,收支账面一算净是亏损。

在英国脱欧后,欧盟的核心领导国是德法,法国主导欧盟的政治,德国主导欧盟的经济,后者一步步成为欧盟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

德国的野心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要当欧盟的真正领导者,但德国又是一个天生畸形领导者,有道德太监的问题。

 

从二战持续到今天依然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原罪,让德国无法以「白人基督徒文明」的状态来整合欧盟。

只要德国提出一些民族、白人和大家庭等「模糊且危险的概念」,那些心有余悸的欧洲国家马上就会想到「纳粹」,彷佛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德国变得十分警惕。

德国虽然再三保证,让自己和纳粹完成彻底切割,却还是需要一个更宽泛的、能被欧洲国家接受的观念,能让这群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成为共同体。

 

最终,德国选择了大爱无疆的「普世价值」。

什么是普世价值,就是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对的思想和大道理,比如要自由民主,要保护环境,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战争等等。

最开始,德国用「普世价值」的基石来整合欧盟内部的思潮和凝聚力,是成功的。

回顾以往的爱恨纠葛,欧洲人自己也打累了,大家都想要化剑为犁,好好过安稳日子,因此欧盟经历了七次扩充,成员国从6个增至28个,发展相当神速。

但问题在于,「普世价值」是一种没有明确边界线的意识形态,也就意味着它很容易被外界的思潮影响。

今天这个团体提出了绿色环保理念,另一个团体在呼吁碳排放问题,其它团队更加激进,要关闭工厂,要原生态环境……当普世价值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边界约束,最终只会一步步反噬,给自己戴上沉重枷锁,成为了极端「白左」,而且整个过程几乎不可逆。

要保护环境,于是在各地游行示威,逼迫政府关停工厂,停止使用核能;要文化多元性,要尊重女性,要发起LGBT行动,结果成为互相攻讦的重要武器;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可以忍受流民难民对社会造成的恶劣破坏;要追求原生态,于是禁止任何援建开发……

欧盟当然也能从白左思潮中赚到许多利益,比如环保事业,欧盟通过向全世界输出环保理念,兜售经过验证的价格极贵的环保设备。如果不买欧盟的环保设备,一旦进口到欧盟市场的商品查出在碳排放方面超标,那就得加重税了。

还有在德国的难民事业,已经形成一整条分工明确的产业链,背后有一个个利益集团在经营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方面诉求,比如从白左选民的捐款和政府拨款中持续吸血,比如通过环保操纵民意。

但整体来说,白左思潮在欧盟内的危害和局限性是相当大,游行的民众就像巨婴,既要制裁俄罗斯,捍卫乌克兰的民主,又要政府提供廉价的天然气,反正横竖不肯吃亏,两样都要有,至于怎么解决,让政府自己想办法,想不到就下台。

 

德国是最早嚷嚷要环保的国家,烧的煤也是最狠的,后来全境启用核能,建造了十几座核电站,顺利完成了转型。但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德国民意汹涌,只能被迫关闭了核电站,要在2022年全面废核。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智先生:很认真地聊一下德国|2022-10-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