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军售吸血日本,日本吃了大亏却不敢出声,背后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近日,日本爆出了一桩匪夷所思的军售案。
有在野党议员责问日本政府,说9年前日本花693亿日元买了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之后又付了5倍的维护费2951亿日元,2年前,在没有交货的情况下,美国人突然宣布,日本采购的无人机型号老旧,没法应对中国,美国决定全部退役。也就是说,日本前后花了几十亿美元,最后被美国人勒索一通,什么都没有拿到。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经常高价采购美国的退役武器,但日本这冤大头当的,似乎比台当局有过之而无不及,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下美国对日军售的敲诈史就会发现,类似“全球鹰”这样吃亏的买卖,对于日本来说,真的只能算是小意思。
美国对现代日本的军事主导始于二战后。当时美国的目标,是彻底废除日本的所有武装力量,为此引导日本政府起草了“和平宪法”,承诺永久放弃发动战争,不保留海陆空任何战斗力量。
但随着冷战的到来、尤其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突然意识到,日本在地理上临近中苏的价值,于是调整了对日策略,将日本变成了美国在亚洲遏制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桥头堡。
紧随其后,美国逐步放松了对日本的束缚,允许日本重建军备,特别是在1951年《美日安保条约》签订后,美国加大了对日本军工技术的援助,甚至要求日本加速扩军,承担起自己的防卫义务,分担美国的压力。
但当时日本汲取二战经验,走的是“以经济为主导”的路线,并不想被美国绑上战车,成为美苏争霸的炮灰。
于是,在越战爆发后,日本为了避免被美国拖入战争,很“鸡贼”地出台了“武器出口三原则”,禁止一切武器和相关设备的出口,主动切断了卷入国际冲突的可能。
当然,骨子里有大国情结的日本人,并不是真的放弃扩武强军的执念,当时日本的发展逻辑,其实还是明治时期的“富国、强军”的那一套,也就是先进行经济积累,然后提升自主军工能力,逐步恢复日本的军事实力。
整个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相比近20年的中国毫不逊色,依托高科技领域积累的强大实力,日本在半导体领域与美国呈分庭抗礼之势,尤其是军用半导体领域,日本已经全面赶超美国,比如1984年,美国军工生产所需33%的陶瓷材料、27%的电子零部件、46%的机床和配件,以及49%的电信设备和零部件,都是由日本提供的。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大型军工企业因为有大笔资金的加持,以及引进、吸收美国先进军工技术,“防卫自主化”的能力也在飞速强化。
这无疑让美国嗅到了一丝威胁。
要知道,当时的日美颇有几分今天中美的影子。从70年代开始,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两国贸易摩擦已经进入白热化,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美国国内对日本的不满也是日甚一日,很多美国人指责日本在防卫上“搭便车”,享受美国的保护,却付出太少。
更现实的是,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认为,美国尖端武器研发中有16个零部件严重依赖日本供应商,“对日依赖论”引起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的警惕。
在这种盟友失控及经济、安全双重考虑下,美国决定对日本下手了!
1983年,在美国施压下,日本同意向美国转移先进的军事技术,按照美国的要求,只要是之前美国传给日本的技术,日本在这个基础上取得了任何突破,都必须无偿贡献给美国。也就是说,日本二战后的多数军事技术成果,美国都要拿到手。
对此,日本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你说什么我都同意,协议也可以签,但就是给你拖着,五角大楼要求日本转让36种技术,最后实际上日本只转让了3种,这也让美国大为恼火。
1985年,凭借着前期的技术积累,日本想要脱离美国、独自研发下一代支援战机FS-X,毫无疑问,这款战机能否研发成功,标志着日本的国防工业到底能不能实现自主化。
美国第一时间就站出来态度鲜明地表示反对,但日本也一直没低头。
直到1987年“东芝事件”爆发。日本东芝在1983年曾经违反旨在封杀苏联军事科技的“巴统协议”,私自向苏联出口数控精密机床,导致苏联舰艇的推进性能大幅改善,美国海军则丧失了对苏联舰艇的追踪优势,这个事件引起了西方世界对日本的普遍声讨。
当时的里根政府紧紧抓住这个丑闻,再将贸易摩擦和安全问题打包起来向日本施压,并且上纲上线,将FS-X问题政治化,最终,日本还是不敢为了坚持“日本第一”的理想去挑战美国霸权,同意采购通用的F-16战机,并且和美国联合开发下一代的FS-X。
而在FS-X的合作研发中,美国也顺利拿到了主翼一体成型技术、雷达技术等日本最先进的上层导体技术,补足了美国的短板,同时也成功撬开了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禁制,源源不断地吸血日本的自主技术和资金。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90年代美日关于全球反导系统的合作。
当时借着朝鲜导弹事件,美国想要重启TMD全球防御系统,但又不想独自承担巨大的开发成本,于是就想起了拉着日本合作。
但当时的日本并不想趟这浑水,一来,日本不想被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卷入亚洲的冲突,二来,日本防卫省算了笔账,觉得参与这次合作,好处全是美国的,日本得不到什么技术收益,不划算,而更重要的是,经历过FS-X研发的日本,想要在技术上和美国保持距离,不希望因为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系统,而在军事和政治决策上被美国拿捏。
但是美国并不关心日本的想法,美国国会以90年代美日汽车领域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以及不断渲染日本防卫“搭便车”,来逼着日本低头,将日本强行捆绑到了美国的全球反导布局中。
而也正是经过这两次失败,日本终于明白了反抗无用的道理,放弃了“防卫自主”的幻想,彻底躺平,在国防工业上完全对美国敞开了大门,而美国军工资本也借机加大了对日本军工业的控制。
美国的控制分几步走。
首先,将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从“专守防卫”扩大到“周边海域”,推动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联合演习。而日本在本土之外的军事活动必须听美军指挥,且武器装备必须与美军一体化,于是,通过组织军演,美国军工资本就能实现对自卫队和军工产业的控制,向日本倾销更多的军火。
其次,将日本纳入美国的军工产业链,通过给予生产许可的方式,授权日本加工和制造武器,生产的所有武器都由日本政府买单,同时,美国许可生产的武器都是性能落后的产品,日本武器更新迭代非常依赖美国,等于是美国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完全控制了日本的军火市场。
其三,在日本占有技术优势的领域,比如复合材料技术方面,通过投资的方式,控制相关企业,进而影响和控制整个产业,将日本的优势转变成美国的优势。
其四,扶持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右翼政客作为美国军工集团代理人,同时不断推动日本的“政治右倾化”,炒作“中国威胁论”,加速日本的扩军步伐,从而强化美日同盟,使日本彻底沦为美国的军事附属国。
随着美日军事合作日益紧密,日本军工部门事实已经成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一环,整个国防体系都已经被美国军工集团深度绑定了,所以无论美国搞出了“全球鹰”采购这样的乌龙,还是要求提供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日本都没有反抗的空间,只能甘心被敲诈。
然而反过来,美国对日本的防范,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格得多。
2007年,日本想要引进当时号称“世界最强性能”的F-22猛禽战斗机,美国的回复就两个字:不卖,理由是这款机型技术含量过高,怕“技术泄密”。
2019年,日本想以伙伴国的身份参加美国的F-35项目,但在F-35参与国的关系划分中,日本只是“二级成员国”,也就是只能花钱购买的客户。
即便日本在2019年以147架的天价采购超越英国,成为美国全球最大的F-35客户,美国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日本的参与。
日本还不死心,还想要通过砸钱建维修基地,来争取接触F-35的机会,然而在美国2020年搭建的《国防优先级和分配系统》里,美国认可的优先等级最高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等9国,还是没有日本。
所以日本政府就长期处于一种既要防备被美国“压榨”,又要担心被美国“抛弃”的矛盾危机感中。
相较之下,被美国白嫖几架无人机的钱,那已经不算事儿了。
毕竟,作为霸权的附庸,就要有附庸的觉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