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所有告别了疫情的世界人民,都想要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休养生息。
然而,2023,开局就是一系列暴击,先是2023年1月美国加州大洪水,然后是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
还没等大家缓过气,2月23日,塔吉克斯坦又发生了7.2级地震。
中国也没有独善其身,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最新震情周报,整个三月份,中国已经发生3级以上地震十几次。
还有已经传言了很久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带来的旱灾、洪涝,都显得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比渺小。
但是相比外网的忧心忡忡,在中国的网络上,却非常乐观,基本上听不到讨论灾难的消息。
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不怕灾难,恰恰相反,中国对各种灾害都非常重视,中国人不惊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有充足的应对灾难的底气。
1 救灾不一样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但同时,中国在亚洲各国中遭受自然灾害又是最严重的。
翻翻地图就知道,中国东临太平洋,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台风源,西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阻挡水汽循环,北部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天天把冷空气向南挤压,这就导致这种陆海大气系统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
造成天气多变,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严重不均匀,很容易造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台风、暴雨、洪水、干旱、滑坡、泥石流、火山、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同时,中国又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南亚地震带之间,地壳运动剧烈,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所以著名学者邓拓在其《中国救荒史》上写道:“中国灾荒之多,世罕其匹。”“自西历纪元前十八世纪,直至纪元后二十世纪之今日,此三千数百余年间,几乎无年无灾,从亦无年不荒”。
所以,中国历来就对灾害预防与救治非常重视,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救灾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发生什么灾害,中国与以往彻底不一样了。
1、地震
今年是汶川地震15周年,很多人回忆起当年万众一心的救灾日子,仍然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擦干眼泪冷静下来再次回顾整个汶川救灾,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反思的教训。
首先就是地震到来的猝不及防,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埋入废墟。
其次是震后紧急成立了救灾指挥部,但因为情况混乱、信息不畅等原因,只能依据极其有限的信息给救援部队和人员提供大致的位置和方向。
这就导致地面部队在前方情况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徒步往前冲,空降兵也只能在没有地面引导情况下“盲跳”,去获取受灾地点的房屋结构、受灾人数、伤亡情况等等情报,提供给指挥部做决策。
再加上万众一心救灾心切,各路驻军、消防、民警、当地政府组织的救援力量和开着私家车的民间志愿者一窝蜂地往灾区赶。
由于缺乏交通调度,再加上公路受损严重,造成了大量拥堵,一方面是伤员在废墟中呻吟,另一方面是急需的大型机械和救护车根本上不来。
还有救援人员大多数缺乏专业的救援知识,也缺乏专业的救援技术和设备,不得不靠手一点一点扒废墟,很多伤员就算扒出来,也往往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再加上缺乏足够的直升机,不仅无法向灾区投送足够的医生和药品,也无力将重伤员移送至医院,导致很多伤员不治身亡。
而如果现今发生地震,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首先起作用的就是中国近年来部署完成的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2018年,中国正式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在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及西藏拉萨等重点区形成地震预警信息服务能力。
这个预警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探测到地震发生最初时发射出来的纵波(即P波)后,马上计算出震级、烈度、震源、震中,然后预警系统通过电视、广播和手机APP发出警报。
因为造成巨大破坏的横波(即S波)比电磁波传播慢,所以能给震区附近的群众带来几秒到几十秒的逃生时间。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人员伤亡率减少14%;10秒,伤亡率减少39%;20秒,伤亡率减少63%;60秒,伤亡率减少95%。
从这个数据来看,建设预警系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2021年5月21日大理州地震时,大理、保山、楚雄等地的手机、电视都提前发出了预警信息,向民众预警。
所以,如果再次发生强震,哪怕几秒钟的时间,也能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其次就是救灾指挥,通畅的信息流会比2008年起到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