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在立陶宛结束,这次峰会表面是针对俄罗斯,这确实是美国重点,但北约峰会美国的另外一个重点任务是针对中国,想把北约引入亚太,让欧洲为美国在亚太继续为美国打工。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现在更着急的是如何把整个西方力量带到对抗中国的路上来。为什么?
一、美国想让乌克兰战争提前结束,不想留给中国更多时间发展调整,完成军事部署,弥补差距,对美国来说,遏制中国上升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从现状分析,中国军事力量质的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是量的问题解决,而量的问题才是分出胜负的核心问题。
从美国本身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几乎无孔不入的美国情报局也也知道中国的短板在哪里。美国基本摸清了中国的态度,实际上美国高官接二连三的来华就是来摸底探虚实。
美国现在海上力量的相对优势在渐渐缩短,造船能力的不足以及维修能力的缺陷让美国力不从心。前两年美国驱逐舰相撞,核潜艇水下撞山到现在还没有维修。那个被撞坏的核潜艇现在才刚刚上坞,而两栖舰被烧坏后干脆直接弃用,美国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福特号虽然勉强入役但问题良多,战斗力让人怀疑。空军方面美国F35经常出事停止训练维修找问题,美国知道一旦发生大规模大国冲突,自己这些短板在战时就会无限放大,后勤不足、维修能力低下的问题会导致美国输掉大国战争。
因此美国想在相对优势被削弱的同时把欧洲力量拉过来为美国服务。
二、美国单方面能力的下降,对大国博弈的力不从心,世界去美元化浪潮加快,新兴国家的全面崛起都是美国无法单独面对的,要维护美霸权就必须立足于“西方规则”这个话题去号召欧洲。
乌克兰战争爆发让东欧国家畏惧于俄罗斯情况下东欧国家全面站在美国一边让欧洲出现分裂趋势,欧洲老牌强国担心欧洲被分裂也被美国胁迫下被迫跟随美国。
从制造话题以及话语命题看,美国制造的“西方规则”话题确实对欧洲有说服力,美国话题语境是:第一,西方规则的持续是打击俄罗斯二次崛起的保证,是欧洲安全的保障,这点从乌克兰战争就可以看出来,芬兰、瑞典急于加入北约正是这种原因。从历史过往、现实安全角度,这两个国家放弃中立加入北约并不全部是民粹主义兴起,而是从历史过往中看到了危险,俄罗斯崛起不符合它们安全利益。东欧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芬兰瑞典还直接具体,因此美国制造的西方规则话语对欧洲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要不然几乎整个欧盟就不会一致的援助乌克兰,部分原因是自愿的,当然部分原因是美国胁迫。
第二个话题是西方规则是欧洲经济利益保障,美国西方规则话题的内涵是:在西方规则下欧洲经济发展正常,富裕,而新兴国家经济崛起抢了西方饭碗,奥巴马曾经说过这个话,美国这样假设:如果不打扮新兴国家经济崛起,美国从全世界不能顺利吸血,特别是从新兴国家吸血那么美国只能从贸易特别是欧洲吸血。乌克兰战争爆发给欧洲论据:欧洲知道乌克兰战争爆发后欧洲受害严重,大量资本从欧洲跑到美国,这是美国胁迫欧洲的重要工具。
第三从产业角度看,美国的西方规则话题更有说服力。
从产业角度,以通信与汽车为例子就可看出这点:以互联网经济、手机业务、电子商务、电脑、大数据、5G技术等标志现代经济的产业中国全面领先,美国在这方面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何况欧洲?欧洲想借美国之力打败中国的用心是真实的。小日倭也是这个心思,所以芯片四国联盟荷兰日倭在市场被排除情况下仍然跟进说明它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它们是真心跟随美国而不是逼迫,它们看到了未来的危险。
再说汽车业,今年中国汽车存量超过美国成为汽车第一大国,也成为汽车第一出口大国,短短的十年时间汽车业就如此,这么快的速度谁的胆战心惊。中国弯道超车的原因是中国汽车早期判断正确: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初期以磷酸盐电池技术为基础后来以锂电池为核心大量信电池技术取得成功,而反观另外几个汽车大国:德国干脆放弃电动汽车发展,认为电动汽车没有前途,而日本则发展氢电池技术结果失败,美国则是因为汽车业已经被德国日本打垮,在电动汽车方面采取观望,特斯拉则因为利用中国市场,部分中国技术理念才得以发展。
再说航空业,随C919进入中国航空市场,欧美航空被挤兑是迟早的事。
因此从产业角度,美国无法单独面对中国,只能去拉欧洲对付中国。
三、美国想早结束乌克兰战争。
从美国为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笔者就强调这是美国想提前结束乌克兰战争的信号:美国知道集束炸弹数量比俄罗斯少:美国库存大概三万枚,而俄罗斯则有十万枚,一旦乌克兰大规模使用集束炸弹,俄罗斯必然报复,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是支持不住的,拜登为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本身就是把乌克兰推向绝路。
美国是一个只有利益而无任何道德感的国家,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美国提供集束炸弹给乌克兰还有一个目的:在乌东地区留下大量隐患给俄罗斯,让俄罗斯增加占用乌东地区的成本。俄罗斯从瓦格纳事件后内部一直不平静,传言58集团军司令事件,说明普京目前压力比较大。
从常规军事力量角度美国认为俄罗斯已经不是威胁,所以美国更担心爆发核战争。
对我国而言,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坚持的越久,中国能获得部署的时间越充足,因此我们要从这个方面考虑对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