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篇新文,可惜发送不出去,换了2021年的旧文还是发布出去,只能用2020年的旧文来表达对伟大教员的思念。
全文共7800字,主要分为五大部分,以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辞世47周年。
(一)建党之初,毛泽东起点并不高
(二)数度起伏,一度被开除出中委
(二)建军之初,毛泽东非军事天才
(四)高屋建瓴,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五)自我磨砺,修炼出了领袖气质
(一)建党之初,毛泽东起点并不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的崇敬毛泽东主席。虽然现在不提倡个人崇拜,但我依然认为他是千古难遇的优质偶像。
因为单看的他丰功伟绩,人生似乎开了挂,简直是从未来穿越回来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要不是共产主义主张无神论,要不是他缔造的党主张破除迷信,他早就成神了。
但如果沉下心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他的人生并没有开挂,相比当时的社会精英,他起点很低,起步也很晚,晋升也比较慢,经历也十分坎坷。
他小时候需要跟长工们一起干活睡觉,18岁才第一次到长沙读初中,20岁才进入湖南第四师范,25岁在老师杨昌绪的推荐下,才到北大当上了图书管理员。
有一次公知鼻祖胡适在北大图书馆演讲,毛泽东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向他请教。胡适问旁边的人:“提问的是哪一个?”当得知是一个不在册的小职员后,竟拒绝回答问题。
中共一大代表11人(此外还有两人是外国人),都是才华横溢的时代精英,毛泽东的资历算是平平了,一大召开时,他只能坐在一边当记录员。
比如张国焘,比毛泽东小四岁,19岁就考入北大了,还当过学生会主席,精通英语,熟悉俄语。一大召开的时候,他是大会主持人,在台上侃侃而谈,会后被选为组织主任。
一大代表刘仁静,更是一位开挂的天才,14岁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16岁考入北大物理系,参加一大的时候,只有19岁。
刘仁静精通英语跟俄语,大量阅读了马列著作的原著,能够大段大段的原文背诵,一张嘴就是马克思曰……,也因此他被称为“小马克思”。
也因此刘仁静成为陈独秀的贴身翻译,陈独秀出国开会(共产国际会议),必带他,有时候他还代替陈独秀发言,还曾跟列宁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