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清风谈国际:产业长期战略与突破 |2023-09-29

美印太司令阿奎利诺被解职主要是核潜艇失事、F35“自动飞行后坠毁”,暴露出霉菌军事训练中的许多问题,当然与此人一直吹牛说大话、今天开战明天与大国打仗、到了临阵时又退缩也有关,黄海军演对霉菌形象影响非常大,打击了倭奴与棒子信心,坏了拜登大计。

今天的中美关系太复杂了,从产业链上说现在谁也无法离开谁,而且美对中国依赖更深,这种局面是大国博弈历史中没有的。而目前是中国布局关键阶段,也不会轻易打破目前现状,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美触碰底线中国就坚决反击,所以这种僵持局面一时难以改变。

对这次华为发布会许多朋友感觉太低调,与预期不符,朋友们可以想想华为发布会低调,从意图看仍然以不强烈刺激美西倭棒,谋取共存、共赢、谋求更长战略机遇期为目标。因为在特高端的通信、AI是美西方的看家货,是吃饭的技术,被我突破后非常愤怒、后惊慌失措是非常自然正常的,不要指望动了人家祖坟还不让人家发怒,美拜登政府一个星期不发表新闻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估计正在憋大招对付,因为华为这次太“遥遥领先”了,打破了手机常规通信模式,是手机集成通信的革命,动了美高科技的根基,不反应是不可能的。而我方为了大局则必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低调。领导指示过:少说多做,不说只做,在全面突破前避免树更多的敌人为原则。

目前我们周围的地缘政治紧张与我们全产业链有关,与高科技连续突破有关,已经影响到人家的根本。棒子跳得非常高,我们要分析除了棒子受到美国指使外还要想棒子为什么如此?可能许多国人不理解,从产业链角度我们产业进步触动了棒子中端产业的根基,在美倭棒三国中,产业角度看美国居于顶峰,日倭居于高端,棒子居于中端,这种产业分布决定了这三个国家的关系,控制程度。从2016年开始,以汽车、化工、造成业、手机、芯片为例,棒子在华份额是自由落体式下降,在世界份额也是不断压缩。棒子的汽车,2010年棒子的现代、起亚在中国销售50万辆左右,短短十几年过去,到了2022年棒子牌汽车在华销售量只有4万辆多点不到五万辆,造船(油轮)业,2010年棒子每年份额占世界的60%,到了今年不足30%,而中国份额占到40%,手机2010年三星占据中国市场的17%,到了2017年只有1.2%,到了今年只有0.9%,如果不是芯片业三星在中国业务几乎停顿了。从今年起三星芯片在华业务又直线下降,特别是储存芯片下降更厉害,这种趋势让棒子精英非常恐惧,因为棒子在世界的中端产业链地位竞争者不多,主要是我们。

单单这四项棒子在我业务就减少了几千亿RMB,你说棒子怎么想?

再回到汽车,以汽车为例,中国2022年全年销售2700万辆,棒子份额只有区区四万多辆,它能不恨你?因为这部分份额都被我们拿去了,随中国汽车业的崛起,不算弯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中国市场份额也直线上升。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红旗……那个不销售大几十万辆到一百万辆以上?汽车出口首次突破300万辆,在国际上国产燃油车开始抢占棒子、倭寇、德国、美国份额,而且非常快 。有人估算中国汽车产能,达到了惊人的4500—5000万辆令人恐怖的规模!如果开足马力全面生产,这些汽车生产大国会如何想?

所以保持一定的低调,不刺激对方民粹是有道理的。

从技术上说,现在国产车技术差距与德、日估计是五到八年,与棒子差距就两三年。特别是棒子汽车以低端性价比高拓展市场,现在我们上来了,如果中国能充足才能生产,几年后是什么样子?所以产业链方面对付我们,在西方、棒子是一致的,不要有幻想。我们只有埋头苦干,提前布局好下一步,时间越久越好!

当年美国为限制倭寇产业发展,特别是通信、芯片业发展,把部分产业链给了棒子与台湾,而我们产业、技术崛起也打破了美帝的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即美国布局产业能力快速衰退,美国地缘影响力下降所以才恼羞成怒。中国追求的是中长期战略规划,今天的成就其实是十多年前布局作用下取得的,如863计划一样,不追求短期长短,不追求一时得失,一城一地得失,追求的是长期战略成就,全面突破。

我国2012年提出“互联网+”,大数据、大通道、信息高速公路、数字人民币试点,特别是在网上商品、移动支付支撑下,信息基础建设、算法投入非常大,技术进步非常快,这说明华为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跟随了我国技术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摸准了发展方向,不搞投机,不搞概念技术骗补助,那些搞投机骗取补贴的企业有几个能生产下来的?

从技术储备、人才培养梯队方面说,现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全面突破的能力,特别是设计能力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冰城某高校在受到EDA制裁后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埋头苦干,在设计软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高科技光刻机方面,北方某研究所与多家高校联合,在光刻机方面研究出了“争气机”助推华为成功。

无论是军民用技术,现在没有全面突破的不多了,基本都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了,芯片制造突破在即,只是生产能力没上来 ,用不了几年,以中国技术方案为基础的芯片制造就会上来。

关于操作系统,实际早就提前研究万一美国中断服务的备份。比如EDA这玩艺,三、五年前制裁几所中国大学,现在都能用上了中国备份替代品,至少管用、够用,当然目前还比不上美国,毕竟人家搞了几十年了,但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技术才能提高。现在的结果是美国越限制中国高端中国高端就越连续突破,而且中国企业、各地Z…F还有一个秉性,看到有利可图,是连续上马项目。比如中国模式的芯片制造技术,现在还没有公开就有多个大城市挣落地到自己地盘。操作系统替代品方案,有上百家进入研究,各种思路都有,现在是甚至不知道选择哪个了。

我观察上面的意图是,现在不能过分刺激美西方,不能树敌过多,利用中国市场份额做足文章。与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现在许多不能公开,一旦公开就可能引起西方联合对方。另外保卫力量没有全面建设好,人家集体发难就麻烦,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集体动作就很麻烦。毕竟WTO是西方系统,目前还离不开这个系统。

比如制造业低端转移,主要的不是考虑成本,而是市场准入方面。以越南为例,我们转移出去的产业,除人工成本比我们低外,其他都高:电费贵、水费贵、运输费贵、质量检测费贵……总之都贵。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早四通八达网络化,高铁快速运输直达,物流通畅,目前我国最长时间的运输没有超过八天的(正常情况),在越南你试试,道理窄,路况不好,17.5米的大货车基本不能通行,13.5米的大货车80%的路不能通行(不能拐弯)。所以从发货到港口越南平均时间要15天,而越南才多大的地方!再比如墨西哥,除了越南的那些运输缺点外,还要加上“保护费”,即过hei道关卡需要层层交保护费,所以墨西哥的成本比在国内生产还高!越南按说是大中华文明区,应该“吃苦耐劳”,但与中国比差远了。在中国加班只要有加班费就干12–14小时工作是正常情况。越南你试试!被法国统治了几十年,别的没学会,法国的高傲、“浪漫”倒学得彻底。加班需要额外的加班费,满足不了就“病假”。墨西哥则是典型的地中海人性格,拉美人的那些特点,让墨西哥人加班?不要想!朋友说全世界走了一圈,才发现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搞全产业链。他说中国人太能吃苦了。

朋友说中国之所以成功,要全面归功于教育,中国教育体系成功是最大功臣,虽然我们的教育被诟病非常多,但成就大于问题。而在其它国家,特别是非洲、中南美洲、亚洲部分国家教育太拉跨。不能不说,日倭、棒子产业发展不错与教育有直接关系,日倭棒子高考也是各种各样的“内卷”,说明对教育追求的高度,造就了产业成功。而非洲中南美洲就差距比较大,某省在非洲投资一个手机项目,在非洲招工人,80%以上不具备初中水平,这怎么搞?!现在中国农村出去的打工的,基本都有高中文凭,大专在80%。另外中国有七千万人具有工程师资格证的技术人员,西方看到这种情况认为这也太恐怖了,印度想搞全产业链,不说基础设施,就凭教育太拉跨就不行了!水果手机在印度生产的为什么良品率只有50%?流水线上工人知识层次太拉跨是第一原因,生产线上一个工人出问题就影响整体出货质量!作为高密度的高科技的手机装配看起来简单,但工人只要一个环节马虎就会产生大量次品。

因此我们就要自信,美想转移高端产业链,没那么容易!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清风谈国际:产业长期战略与突破 |2023-09-2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