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希特勒的经济困境|2023-10-03

   伯陵说:    
文章标题是希特勒,

其实内容也不全是希特勒,

而是把希特勒放在德国经济史里看待。

1

德国是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每次发动战争前,德国都有一系列的外部客观理由,比如要争取生存空间、抢夺阳光下的殖民地等等。

但战争的背后是经济,德国经济是怎样崛起的,又是怎样逼迫国家发动战争的,甚至决定了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战术?这些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内部主观因素,很少有人关注。

于是我就准备用一篇文章的篇幅,把德国的经济史捋一遍,来聊聊经济是如何影响德国命运的。

德国经济是19世纪崛起的,那我们就从19世纪初说起。

德国的最初形态和春秋战国似的,是破碎成玻璃渣子一样的的德意志邦国,各邦国之间关卡林立,货币和度量衡也不统一,根本没办法一起生活,直到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成立,德国才有了国家的雏形。

所谓关税同盟,就是在德意志邦国在政治军事层面放松戒备,在经济层面达成共识,以后要团结合作,一起做生意发家致富,争取在短时间内“超英赶法。”

到了1852年,德意志邦国废除内地关税,承诺各邦之间的贸易免税,并且以普鲁士为标准统一外贸税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也就是说,中国都爆发鸦片战争了,太平天国都要起义了,德国才完成中国两千年前秦始皇的成就。

关税同盟只是起点,德国经济想要崛起,还必须克服交通的问题。

当时德国的煤矿集中在鲁尔和萨克森等地,铁矿分布在东西边境地区,纺织业则在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可以说,德国想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打通经济内循环,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设施。

但是我们都知道,货物运输的成本非常高。

据流传下来的资料显示,19世纪初的德国公路只有12888公里,费用是航运的3—4倍。那德国用航运交流不就可以了吗?可问题是,德国只有20艘汽船,总吨位不到5500吨。

这么贵的公路运费,这么少的航运载重,根本负担不起德国经济内循环的重任。想顺利的做生意赚钱,必须修建驰道,啊不对,必须修建铁路。

于是,修铁路成为德意志邦国的共识。

1835年,德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起点纽伦堡到终点福尔特,全场仅6公里,但短短5年后德国铁路里程便增长到470公里,再过10年已经达到5822公里,此后20年都以“十年翻倍”的速度增长,运货量也达到每公里40亿吨。

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德国修铁路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而修铁路需要钢铁,炼钢需要煤炭,于是在铁路的需求下,德国钢铁、煤炭和机械制造出现爆发式增长,有各种厂矿近四百家。

铁路、钢铁和煤炭又需要大量资本,于是德国的资本也快速集中起来,形成一系列巨无霸企业,出现了一批资本寡头。

等铁路修成以后,德国的商品贸易更加频繁,于是纺织、零售、餐饮等产业也繁荣起来。

此外,德意志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始终有统一德意志、称雄欧洲的军事野心,便在修铁路的时候,政府以军事订单的方式,扶持起大批军工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克虏伯发展成欧洲最大的军火企业,雇佣1.6万名员工。

所以德国的经济崛起,其实是以铁路和战争为龙头,带动一系列中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2

19世纪初的德国是落后国家,要人才没人才、要技术没技术,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修铁路建工厂呢?

其实答案也简单,英国就在旁边蹲着,薅羊毛非常方便。

1830—1840年代,德国建工厂需要的机器,几乎都是从英国进口来的,甚至1842年使用的245台火车头,只有38台是德国制造,其余火车头有166台进口自英国,29台来自美国,12台来自比利时。

除了直接进口机器以外,德国还搞了人才招引和招商引资。

人才招引的对象是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德国出台政策,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定居,但必须指导德国人使用设备和维修机器,比如但泽的一家冶铁工厂,共有职工104人,但14名领导干部都是英国人,厂长还定期返回英国,用德国资本购买英国的技术资料。

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也是英国,德国各邦的政府允许外国企业直接办厂,并且给了免税或减税的优惠政策。

能正大光明的减免赋税,英国企业就不用费尽心机逃税了,那还不是美滋滋?于是德国的外企越来越多,到1857年,以英国为首的外国资本,在德国拥有近1亿马克的股份。

虽然德国人民吐槽说,英国资本绑架了德国,但德国在吸引外资和人才的过程中,学到了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种大规模的“技术转移”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而且德国学到英国的技术和经验以后,很快就能模仿复制,生产出质量低劣却不影响使用的“伪英国货”,卖给德国底层人民,或者出口欧洲抢占低端市场,企业回笼资金便能投入下一轮的研发生产。

在这样的正循环过程中,德国企业逐渐成长起来,到1860年代初期,德国钢铁产品的进口量,便下降到30%左右。

所以说,闭门造车是搞不出工业化的,必须在内循环的同时打通外循环,让资本技术和商品流通起来,各项产业才能一步步的迭代升级,国家才能完成进口国到制造国的转型。

德国的这条转型之路走了30多年,1870年便由英国产品的倾销市场,成长为自给自足的工业制造国家。资本和资源也被整合起来,煤产量是3400万吨,钢产量是126万吨,以整体生产力来说,已经达到英国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这个时候,德国又赚到一波大红利。

1870年7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希特勒的经济困境|2023-10-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