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基本都知道,美国早在1776年就已经宣布独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获得名义上独立之后的将近100年里,美国发展得并不好,国力也并不强,而且内耗严重,各州的权力非常强大。
独立初期那会儿,联邦政府连向各州收税的权力都没有,关税也都是归州政府,联邦政府不仅偿付不了独立战争期间从法国贷款的利息(法国为了削弱英国,一直出资支持北美独立运动),就连平时的军费,也要恳求国内各州凭良心“捐款”(拨款),后来各州直接不拨了,联邦政府一度陷入解散边缘。
请注意,当时美国还没有中央银行,没有属于自己的主权货币,没有国有资源(美国的大部分国有土地是后来才靠美墨战争等抢来的,主要在西部地区),美国本土的财团还没有成长起来,联邦政府想要借钱,就得向英、法等借,可是联邦政府没有国家信用,随时都可能解散,所以欧洲国家也不愿意借给美国。打独立战争的时候法国之所以借钱给美国,那是因为美国要把英国人赶走,也相当于是帮法国人打英国人。
问题是,等到联邦政府真的陷入“停摆”状态的时候,各州又开始乱了,州与州之间都开始打贸易战,这种背景下,大家觉得联邦政府确实有长期存在的必要,于是在1787年的时候(联邦政府成立10年后),大家又不得不坐下来重新开会,就是要保证联邦政府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得给联邦政府一个合法的收入来源(会议制定出来的新宪法第一条就是关税归联邦政府),但除了制定关税和搞国防、外交,其他国内事务联邦政府都不能插手。
这个会议后来被美化为“制宪会议”,到现在美国还在当理性制度设计“优越感”使劲宣传,成为美国最“骄傲”的历史事件,但其实就是当时联邦政府都快解散了,大家也都等着其尽快解散,结果真要解散的时候各州又乱套了,觉得联邦政府还是有存在的必要,于是不得不重新开会,搞了个保证联邦政府不解散的“筹款会”。
但尴尬的地方在于,独立战争,以及而后的联邦政府“筹款会”(制宪会议)并没有相对彻底的“统一”美国各州,而后又陷入了新的内部矛盾之中。
北方工业州要求更高的关税税率,以保护北方工业的发展,而南方州要求更低的关税税率,这样农产品出口就不会遭遇其他国家关税报复。
具体来说就是,美国内部出现了发展的严重失衡,到1860年的时候,也就是内战前,美国90%的制造业都集中在北部地区(主要是棉纺织业、钢铁业等),北部希望更多的人口能够从事制造业,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制造业),增加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当时美国全国人口的84%都是农业人口,南部地区以农业为主。
由于当时美国整个国家制造业的总产值,还远低于玉米、小麦、牧草的总产值,农业解决的就业人数是制造业的四倍,要支持国内的农业,就要降低关税,否则其他国家就会报复(农业的附加值低,对关税十分敏感),美国的农产品就会失去竞争力(当时联邦政府没有钱补贴农业,也没有现在这种农业金融保险制度等等)。
由于北方工业州和南方农业州对“关税”的矛盾难以调和,再加上两者代表的是不同的发展和内部组织模式,矛盾愈加尖锐,这就给欧洲老牌帝国有了新一轮钻空子的机会,英法等依然视美国不同的地方和州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制造业为主的英国不希望美国发展制造业跟自己竞争,所以支持南方农业州,而法国支持北方工业州),进行符合自己的产业贸易和各类影响输出,美国南、北方都有了背后的支持者,倾向于支持发展制造业的联邦政府再次陷入“崩溃”。
也可以这么说,在独立战争之后的将近一个世纪里,美国各州依然各行其是,在摆脱了英国的统治后,虽然在联邦政府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不搞了个“筹款”制宪会议,有了“国家”(美国)这个新的法律性共识,但这依然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各州反而更加的“独立”和“自由”,内部逐步的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路线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双方各自还有强劲的“外援”,内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