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湾地区选举,跟去年土耳其大选的情况很像。
土耳其虽然是个统一国家,但它内部的8000万人口可以划分为三种文明。
第一种是位于爱琴海沿岸的欧化土耳其人,由于离欧盟更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更接近西方。历史上土耳其西部长期属于希腊—东罗马领地,受东正教文明影响更深。土耳其经济最发达的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也位于这一区域。欧化土耳其人奉行世俗化政策,要求加入欧盟,有些甚至认为自己是东罗马帝国遗民,要求将伊斯坦布尔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欧化土耳其人大约有2000多万,主要来自大城市。
第二种是位于内陆地区的突厥化土耳其人,这些人认为自己是突厥后裔,是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正因如此,突厥化土耳其人反对世俗化政策,要求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突厥化土耳其人占全国总人口超过一半,收入水平较低。
第三种是位于东南地区的库尔德人,作为中东第四大民族,他们一直主张独立建国,因此遭到土耳其政府长期镇压,被剥夺了很多自治权。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大约1500万人左右。
土耳其大选投票分布(红色倾向反对派,黄色倾向埃尔多安):
去年土耳其大选主要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支持宗教化和突厥主义的埃尔多安,另一个是奉行亲西方政策和支持央行独立的奎里达欧鲁。从投票结果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欧化土耳其人和库尔德人基本都支持奎里达欧鲁,突厥化土耳其人基本都支持埃尔多安。
事实上,最近几年埃尔多安的执政成绩非常糟糕,土耳其通胀常年失控,CPI维持在60%以上的水平,普通人生活日益艰难,土耳其里拉在短短几年内贬值了90%。与阿根廷类似,土耳其被国际社会列为经济失败国家。
如果搁十多年前,埃尔多安早就被选民赶下台了。然而去年的土耳其大选,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埃尔多安赢得了49%的选票,对手只赢得了45%的选票,埃尔多安成功连任。
由于价格飞涨,土耳其餐馆的价格需要每日更新:
如果只看经济政策的话,埃尔多安这几年的执政成绩可谓相当糟糕,他发明了所谓“降息治通胀”的理论,强迫央行下调利率以控制物价,结果却适得其反。大部分土耳其人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很多中产财富化为乌有,穷人也被迫节衣缩食。
然而埃尔多安却抓住了选举的核心,那就是“身份政治”。虽然他的经济政策很失败,但他却一直鼓吹“大突厥主义”、“伊斯兰复兴”等口号,并把竞争对手描述为“反宗教主义者”。埃尔多安的竞选策略非常成功,土耳其大部分人口都是穆斯林,虽然他们饱受通胀摧残,但却被宗教和民族主义吸引,毅然把选票投给了埃尔多安。相比之下,虽然土耳其反对派很团结,也制定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政策,但只有亲西方的世俗派和受到压迫的库尔德人会投票给他们。
台湾也有类似情况。大部分台湾民众都不认可民进党过去8年的执政成绩,虽然台湾赶上半导体红利,人均GDP超过韩国。但台湾的房价却大幅上涨,蔡英文执政以来台湾房价上涨了50%,很多年轻人别说买房,就连租房也很困难。民进党又很腐败,经常传出内阁官员的不雅视频。另一方面,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关系急剧恶化,台湾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危险的区域。不仅如此,民进党喜欢发动网络水军引导舆论,给竞选对手“抹红”,引起很多中立选民反感。正因如此,台湾有60%的民众希望实现政党轮替。
然而民进党却有一个最大的法宝,那就是“身份牌”。台湾有四大族群,分别是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本省人主要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到台湾的闽南人,占总人口比例73%;外省人则是1949年后随国民党迁移至台湾的大陆人,很多都是国军后裔,占总人口比例13%;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占总人口比例12%;剩下一小部分则是在汉人接管台湾之前原住民,占总人口比例2%。
在10年代之前,台湾选举主要是比拼经济政策,国民党更强调效率,民进党更强调分配。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更受拥护,毕竟台湾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受益于宽松的宏观环境,台湾选举结构也呈现“蓝大于绿”的特征。
然而从10年代开始,民进党找到了选举制胜的法宝,那就是操纵“身份认同”。民进党刻意强调本省人和外省人、中国人和台湾人之间的区别。由于台湾大部分人口是本省人,近现代史上和大陆往来不多,他们天然更认同台湾人的身份,因此也更拥护民进党,台湾选民结构逐渐从“蓝大于绿”变成“绿大于蓝”。
相比之下国民党作为外来政党,没办法丢掉“中国”的前缀。而且国民党大部分精英都是外省人,也不可能割弃对中国的认同。如果说民进党的票仓是占总人口73%的本省人,国民党的票仓则是占总人口27%的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客家人不喜欢闽南人)。
对民进党来说,尽管蔡英文时期台湾房价暴涨、贪腐严重,但只要它把“身份牌”搞出来,就能吸引大量选票。这也是为什么民进党一定要保留台独党纲的原因,通过制造“中国人”和“台湾人”的身份对立,可以轻易从本省人那里捞到选票。
也正因如此柯文哲才会趁机崛起,毕竟很多高学历的“本省人”并不喜欢民进党动不动给别人贴标签的做法,年轻人则深受房价暴涨危害,且反对民进党延长服兵役时间的政策,改为支持柯文哲。可以发现,2020年台湾大选,民进党通过操纵身份对立,获得了57%的选票;2024年的选举,民进党仅获得了40%的选票,并不是所有的“本省人”都吃民进党这套。
然而,由于“本省人”占比非常高,民进党仅需获得其中60%的支持就能稳操胜券。相比之下国民党非常被动,在无法舍弃中国认同的情况下,国民党真正的基本盘只有外省人和客家人。外省人来自大陆五湖四海,主要说普通话;本省人来自福建,主要说闽南话,这也是导致二者产生文化认同差异的原因。虽然国民党找了个会说闽南话的侯友宜当候选人,但还是很难从本省人那里抢到太多票。
这就是台湾无奈的现状。民进党宣扬“台独”,并非它真的就敢独立,它也知道台独意味着战争。民进党搞这一套,就是为了制造身份对立,把台湾民众硬生生地划分为“中国人”和“台湾人”。国民党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割弃中国身份,经常被对手扣所谓“亲中卖台”的帽子,因此在选举的时候很难与民进党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经常能获胜,但领导人选举却很难赢的原因。毕竟县市长选举主要看候选人执政能力,选民投票支持的往往是自己熟悉的人,跟身份认同和竞选口号关系不大。像侯友宜虽然口才不行,但政绩还不错,属于实干型政客,因此前年在新北斩获很多选票。然而一到领导人选举时期,民进党就会反复炒作中国人和台湾人的身份对立,虽然很多高学历人士对此不耻,但也有很多人就非常相信民进党这套,宁可忍受贪腐和房价上涨也要把票投给它。
台湾的选民结构一直在变化。在两蒋时代,“统派”是主流,“独派”是极少数。然而到了马英九时期,哪怕是蓝营,“统派”的比例也急剧下降,大部分都支持维持现状。到了蔡英文时代,别说“统派”,就连认同一个中国政策的“九二派”占比也大幅萎缩,这也是国民党选战能力越来越弱的原因。
不光是土耳其和台湾,美国亦是如此。2016年川普之所以上台,靠的是MAGA的民粹口号,靠的是红脖子的支持,福音派白人是川普的铁票仓。相比之下希拉里提倡的全球化对底层白人毫无吸引力,被视为精英主义的代表。2020年民主党学会了制造身份对立这招,开始以毒攻毒。挑拨种族和性别矛盾,最终民主党靠着黑人和平权运动者的支持,成功扳倒了川普。
预计2024年美国大选,两党候选人真正比拼的也不会是经济政策,川普会继续去拉拢底层白人的支持,拜登则会继续打种族牌和性别牌,就看哪块招牌吸引力更大了。
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全球越来越荒谬。在几十年前,各国选举的时候候选人比拼的是经济政策,比如1992年美国大选克林顿的竞选口号是“笨蛋,一切问题都是经济”。再比如里根之所以能当选总统,靠的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然而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各国选举越来越强调“身份政治”,经济反而成了最次要的东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赖清德应该能干8年。因为4年之后国民党正逢青黄不接的时期,能挑大梁的只有现任台中市长卢秀燕。然而不出意外的话4年后柯文哲应该会继续参选,郭台铭也会继续出来搅局,因此4年后国民党大概率还是选不上。
假如2032年海峡两岸还是维持现状的话,情况可能会有转机。作为“一人政党”,民众党的人气主要靠柯文哲撑着,其它成员基本没什么人气,在区域立委选举中民众党交了白卷。预计2032年柯文哲就职台北市长期间积累的人气可能会耗尽,届时如果没有出现其它第三方竞争者的话,国民党有重新上台的机会。现任台北市长蒋万安也可能成为候选人,蒋万安是蒋经国的孙子。虽然台湾本省人不喜欢国民党,但对蒋经国还是认可的。
可以发现,本次台湾选举投票率大约70%左右,中老年人的投票率会更高些,这对国民党是利好。但这次选举没能出现大规模弃保效应,这也是国民党输掉选举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2012年台湾大选也是三角督的局面,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足鼎立,然而那一年台湾却出现大规模弃保效应,原本支持宋楚瑜的大部分选民在最后关头改投马英九,转移的选票超过100万,使马英九惊险连任。
为什么2012年台湾出现100多万票的弃保,这次却没能复制当时的情况呢?可能有两个原因:
1、宋楚瑜虽然很有人气,但他的政治理念和国民党较为接近,都是拥护九二共识,但希望维持现状。对蓝营来说,投宋楚瑜和投马英九在利益上没有本质区别。
2、美国的干预。在本次选举最后关头,由美国人控股的西方媒体播放了马英九的专访视频。这段视频本意是希望维护两岸和平,但在外媒的掐头去尾之后,其原意遭到曲解。大陆多次谴责美国干预台湾大选,正如以前所说,美国是不可能容忍亲大陆的国民党上台的。
事实上,虽然去年上半年国民党经历了郭台铭的搅局。但至少去年下半年以来,国民党呈现高度团结的态势,毕竟它没有退路。赵少康放弃了主持人事业,站出来给侯友宜当副手。朱立伦宁可让自己的人靠边站,也要把韩国瑜排成不分区立法委第一名。虽然这次国民党输了,但它已经尽力了。
另外也不用苛责“蓝白合”破裂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说,台湾选举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身份政治”。假如国民党真的跟民众党合作,那原本支持柯文哲的大部分“本省人”可能会改投赖清德,毕竟他们是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识的,这种情况下国民党还是有可能输掉。如果“蓝白合”的代价是让国民党放弃“一个中国”政策,那还不如不合。
而且“蓝白合”破裂后侯友宜从柯文哲手里抢走了一半的浅蓝选票,使民众党彻底沦为第三政党,在不分区立法委选举中仅获得8个席。从长远来看,国民党真正的威胁并不是民进党,而是民众党。只要把民众党气势打压下去,国民党依旧能保住第二大党的位置,把县市长和立法委员资源拿在手里,等柯文哲人气耗尽后国民党依然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削弱柯文哲,才是本次选举国民党的最优策略。
台湾的四种策略:
对于台湾各个政党的主张,首先要明确一点,台湾所有政党都亲美,区别只在于对大陆的态度。
国民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希望长期维持两岸现状,在大陆和美国之间保持平衡。但在经济上,国民党更希望跟大陆合作。
柯文哲既不接受九二共识,也不支持台独。按他的说法,他既想跟大陆继续做生意,保持两岸沟通。又想继续跟美国保持军事合作,借助美国的武力来维持两岸现状。
赖清德非常激进,他一方面试图“倚美谋独”,按照美国意志把台湾打造成军事要塞。另一方面还主张对大陆实施“去风险”,将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转移出大陆。所以赖清德上台,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都会带来不确定性。
蒋经国时期的台湾在中美建交后一度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不过这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到了80年代后期,蒋经国也开始和大陆保持沟通,放开了探亲限制,两岸关系走向缓和。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在蒋经国时期奠定的,只不过民进党却把这个算成自己的功劳,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由于拒绝搞核电,蔡英文时期台湾经常面临缺电问题,经济受到很大影响。
相比于蔡英文,赖清德要危险得多。蔡英文属于务实的政客,她更多是把“台独”当成竞选工具,主要拿来忽悠绿营底层民众。赖清德属于民进党“新潮流”派系,把“台独”当成人生奋斗目标。赖清德的个人资产在所有候选人里面是最低的,这种人反而很危险,因为他有可能把自己的理想落实为行动。
从立法委选举来看,三党都没能过半,虽然这可能会对赖清德形成一定制衡,但这种制衡效果或许是有限的。掌握8个席位的柯文哲大概率会在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左右逢源,不会轻易倒向任何一方,这样自己才能捞到最大利益,国民党和民进党任何一方独大对他都不是好事。而且柯文哲自己表态过,他在内政上会跟国民党合作,但在涉外事务上会追随所谓“蔡英文路线”。所以柯文哲不太可能会否决台湾向美国购买武器的法案,对赖清德的约束主要体现在内政上。
海外非常关注这次台湾选举,毕竟这是一场关乎到战争与和平的选举。这场选举主要影响的是外资的风险偏好,不过外资关注的并非台湾大选本身,而是大陆的反制手段。在5月份赖清德就职之前,大陆可能会根据赖清德的行为措辞来判断未来台当局执行的政策,假如赖清德尝试突破底线,大陆可能会坚决反制,比如取消ECFA和其它惠台措施。
但也要看到,美国打“台湾牌”的目的并非为了引战,而是要跟中国脱钩。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反复挑衅中国,并引起中国强硬反制,以此为借口引诱外资撤离。面对这一战术,我们的最优策略就是保持战略定力,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做好自己的事情。去年蔡英文窜美时期我方予以淡化处理,成功安抚外资情绪。未来只要赖清德不搞独立,我方皆可对其冷处理,不给民进党炒作反中议题的机会,美国拿我们也没别的办法。中华民族是经济民族,在商业领域有很强的天赋。地产也好城投也罢,都只是短期问题,不会构成长期挑战。真正的国运是和平与发展,只要不过早卷入战争,亦或是过早与西方脱钩,我国的发展潜力都不可限量,未来在世界舞台上大有作为。假如有一天我国GDP能超过美国两倍,台湾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