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支撑一个王朝的运转,税赋是最主要的来源支撑,它直接决定了一个王朝的兴亡,当一个朝代的税征收不上来,或者征收的税入不敷出,最终朝廷无法应付军队的开支与官员的俸禄,就离崩溃不远了。
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中国古代历史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是因为中国古代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而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横征暴敛,苛政猛于虎;
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税赋太重了,除了揭竿而起,再没其它活路了。
可是,在中国大一统的王朝时代,皇帝们从小饱读诗书,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尤其从小读史记,开篇就知道暴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所以皇帝们动不动就说:永不加赋。
十税一都算高的,从汉到明,三十取一的税收才是常态。
3.3%的税收,老百姓怎么就活不下去了呢?要知道,老百姓但凡有口饭吃,都不会提着脑袋去造反。
王朝的运行体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所有的皇帝都不敢收重税,但百姓就是没活路,到底是怎么了?
第一部分:趣味解读王朝的运营;
第二部分:朱元璋与贪官的养成;
第三部分:大明人口之谜;
第四部分:读书人的特权与利益集团;
第五部分:王朝的收益模型;
第六部分:被大家群策群力摧毁的王朝;
如果我们单纯的看赋税,会发现税收并不重。
支撑王朝运行并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赋税是四项:
田赋、丁税、徭役、盐铁税
首先是田赋;
田赋是支撑王朝运行的主项目,但我们经常能查阅到的各项资料,是从汉代就开始的三十税一到最重的时候也是十税一,而且皇帝动不动就说永不加赋,这里都指的是田赋。
这个税收,怎么看都是不重的。
要知道,同一时期的中世纪,不说领主,光教会就要收取什一税,即生产总量的10%,加上领主征收的税,一般会达到征收的50%左右;
对比中世纪欧洲,中国简直是黄金时代了。
接着是丁税,丁指人口,丁税即人口税;
根据各朝代的不同,一般是从最早的「秦」7岁,最晚的「汉」23岁开始征收。
人丁税,各个时代差别较大,一般相当于农业税收的1/5-1/10,我们就很难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即具体缴多少。
如在汉代,是规定一个青壮年男女每年缴纳人丁税120钱。在晋朝,是每年应纳绢三匹、绵三斤。
我反复换算,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大约相当于现在每个人一年缴纳300-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