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李鸿章称之为卖国贼,因为他签了很多卖国条约。
还有很多人,知晓一点历史,但不多,于是他们把李鸿章称之为误国贼,因为李鸿章身居高位,却把中国搞成了这副样子,就算谈不上卖国,尸位素餐,误国误民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1870年,47岁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成为了清朝9位封疆大吏之首。
1873年,50岁的李鸿章任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了大清汉官之首。
作为一个汉人,李鸿章已经把官做到顶了,全清朝比李鸿章官大的只有皇帝和亲王等皇族成员了,其他满人官员全部都得拜见李鸿章。
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中,汉人能把官做到这个位置的,只有李鸿章一人。
清朝是一个以满人为尊的朝代,李鸿章能以汉人的身份把官做这么大,大到仅次于皇族,可谓是个奇迹。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鸿章的能力之强,清王朝找不到替代的人选。
1888年,李鸿章为增强清朝国防,斥巨资成立北洋水师,向欧美国家购置了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把北洋水师的实力搞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以北洋水师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浪费民脂民膏过巨为理由,说服了慈溪和光绪,严禁李鸿章再给北洋水师购置新的“舰、炮、军火。”
而每年拨给北洋水师的军费,也被控制在了200万两。
这导致李鸿章只能通过在天津刚成立不久的兵工厂为北洋水师生产新的炮弹,质量极度堪忧。
但因为便宜,而且朝廷不准向欧美购置新的炮弹,所以也只能捏着鼻子用了。
与此同时,日本每年投向海军的军费,高达1000万两,为清朝的5倍之巨。
北洋水师的核心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的售价也就140万两而已,加上回国的路费也就不到300万两。
当年为了凑齐这300万两,李鸿章愁白了头发才搞定,还用零头买了“致远号”巡洋舰一起带回国。
但日本每年拨给海军的经费居然高达1000万两,海军官员不用愁经费怎么来,自动就到账了。
日本这么疯狂投入海军的3年后,中日两国的差距出现了。
1894,日本频频挑衅中国,对此光绪皇帝十分恼火。
洋人惹不起也就算了,小小的日本居然也敢来捋虎须,活的不耐烦了么。
光绪命令李鸿章对日本宣战,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邻居。
当时的光绪,很年轻,血气方刚,而且极具爱国主义精神,最大的理想就是一洗大清帝国对外战争失败的耻辱,成为第二个康熙大帝。
日本,正好是一个练手对象,距离近,而且应该很弱,所以光绪对和日本打仗的兴趣非常高。
但李鸿章仔细分析了中日目前的实力对比后,认为此战不可开。
李鸿章以将士不可依靠、兵力不足及缺乏战舰为由,强烈反对和日本开战,认为应该通过对外斡旋来解决中日边境摩擦问题。
在李鸿章的眼里,大清需要多久的时间来积累力量,洋务运动带来的30年中兴,还不够。
但是在光绪的眼里,李鸿章这是畏战避战,毫无血性和骨气,丢他的脸,丢大清的脸。
光绪帝屡屡下旨斥责李鸿章,给与其强大的压力,要求立刻开战。
李鸿章迫不得已之下,下令北洋水师寻机决战,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紧急购置了几条小船,希望能增加一点点胜率。
1894年7月25日,中日爆发海战,北洋水师的主力遭遇了日本舰队。
清朝开展洋务运动30余年的精华,就这么灰飞烟灭了。
海军战败后,清朝的陆军也输的一塌糊涂,日本如入无人之境,清军一败再败。
不得已,李鸿章前往日本求和,准备赔个几千万两来了结此事。
因为之前的英国法国那么强大,也就赔个几千万两,而几千万两可以买几十艘定远号了,怎么看都足以让日本满意了。
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直接开出了3万万两的天价赔偿款,让李鸿章目瞪口呆。
对此条款,李鸿章坚决不答应,这个赔偿数额简直是荒谬。
但伊藤博文不紧不慢的说,3万万两一分都不能少,清朝没钱这没关系,你有土地,可以用土地来赔偿。
打下一座大城市,就可以抢几百万两,这座城市还能冲抵个两三千万两。
什么台湾、青岛、辽宁,日本觉得都不错,东三省看起来也可以。
如果清朝不同意割让,导致日本需要自己动手去拿,那大军开拨需要的额外军费,也要清朝一并支付。
不支付,那日本就继续拿,到时候多占了你几座城市,可别怪我们日本没提前和你说。
如果你是李鸿章,在本国军队一败再败,连守城都守不住的时候,面对这样的谈判要求,你能谈个什么出来?
日本其实不心急,如果能借机扩大战争,抢来中国几个港口城市,那其实是再好不过。
这时一名日本愤青,完全相信日本政府的洗脑,认为是中国在欺负日本的那种愤青,行刺李鸿章,持枪击中李鸿章面部,铅弹的弹头卡在了李鸿章左眼下的骨头缝里,差点丧命。
这枚铅弹无医生敢取出,至死都留在李鸿章的左眼下面。
李鸿章醒来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欣慰的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随后,李鸿章头缠绷带的照片瞬间火爆了全世界各国媒体的头条。
中国的第一重臣,来日本谈判,居然在日本的土地上遭到了日本人的刺杀,这简直太荒谬了。
一瞬间,日本就被安上了野蛮落后的帽子,欧美列强也趁机干涉中日谈判,对日本施压。
欧美本来就不想看到日本做大,刺杀事件正好给了他们口实和机会。
最终伊藤博文在第四轮谈判中,直接降价一亿两白银,作为给李鸿章的“医药费”。
而李鸿章在谈判中苦苦哀求,希望伊藤博文能再少一点,哪怕只再少个一两千万两也好,就当给自己回国的旅费了。
如此不给面子,气愤的李鸿章发誓这辈子永远不会再踏上日本的土地。
但李鸿章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少一亿两,其实已经是惊喜了。
力主开战的光绪皇帝,对于开战后如何收场,没有任何好办法。
于是马关条约成,中国向日本赔偿两万万两,签字人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