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议会选举降下帷幕,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极右翼政党在几个大国中的强势表现格外醒目。
在法国,由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31.7%的选票,是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复兴党得票率的两倍多。
在德国,最大在野党联盟党以30.3%的得票率取得第一,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以15.6%的得票率位居第二,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创下史上最差成绩,得票率仅为14.1%。
欧洲民意为什么右转?
网上有各种热议,今天我们讲一个更深层次原因,欧洲经济领头羊德国工业4.0是怎么溃败,又是如何在中国实现的。
大家了解德国工业化溃败的来龙去脉就更好理解欧洲民意为什么会右转。
1 德国工业4.0
5月28日,德国《世界报》网站刊登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德国正在经历无声的工业消亡》。
文章的大意是,2023年有17.6万家公司从市场上消失,其中只有11%是破产所致,绝大部分是悄然关停的。
这类公司中工业企业越来越多,涉及化工企业、技术服务商、机械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和电气工程公司等等。
文章对这种情况忧心忡忡:“工业企业的关停正在伤害我们国民经济的内核。”“德国工业基础正在萎缩。”
说实话,这篇文章颠覆了中国人对德国的印象。
大家的概念中,德国是欧洲头号工业强国,当年德国人提出的工业4.0曾经让中国人很紧张。
各路学者有人惊呼工业4.0会颠覆整个世界制造业,有人分析工业4.0对中国的启示,还有人表示要赶紧向德国人学习。
结果几年过去了,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都差不多了,德国工业咋就快死了呢?
额,说德国工业快死了不恰当,德国工业其实还活着,只不过活的地方是在中国。
德国巴斯夫在湛江,德国宝马在沈阳,德国奥迪在长春,德国大众甚至顶着美国压力,跑到新疆区开生产线。
而且看看这些工厂,都是一水的工业4.0标准。
难怪有网友调侃,原来德国人的“去中国化”,真正意思是“去中国搞工业化”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德国的工业4.0没动静,反而在中国实现了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啥叫工业4.0。
按照当前世界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
工业4.0其实就是“互联网+制造”,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化制造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13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
基本含义是指“制造业的智能化”,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工业化的小批量个性化定制。
我们以汽车为例。
我们之前买车的时候,经常面对这样一种纠结:
中配有电动座椅、车内大屏,高配有后视镜折叠,座椅按摩,选哪个好呢?
我想要座椅按摩功能,但又不想要后视镜折叠,为了一个座椅按摩,再多花一两万再买个后视镜折叠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