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是很神奇的地方,自从有记载以来,就和宗教脱不了关系。
当然中原地区也有宗教,不过我们的宗教为世俗服务,老百姓有什么需求便去求神拜佛,有效果还好说,一旦没效果转身就走。
西藏不一样,很多年来西藏都是世俗为宗教服务,老百姓一辈子生活凄惨没关系,但是信仰一定要虔诚。
我们都知道,西藏人民信仰的是藏传佛教。
这是几种宗教混合的东西,其中一种是文成公主带去的汉传佛教,另一种是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去的印传佛教,最后一种是西藏土生土长的苯教。
经过几百年传播融合,再加上信教人民的战争和屠杀,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也叫喇嘛教。
时间进入明朝,喇嘛教分化为很多派别,各派都有不同的主张,对经典的解读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于是西藏出现一场宗教的百家争鸣,以至于人民的信仰也混乱了。
大和尚们沉浸于争权夺利、娶妻生子,几乎没人在意修行学问。
有个法号“宗喀巴”的人看不下去,号召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继续胡闹了。
此人原本就是学霸,在藏区传经讲学多年,积累了巨大的人气。被大家认定为大师以后,便重新整理经典、划定秩序、组织制度,并且和弟子们建立起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六大寺院。
在当时的西藏,宗喀巴简直是一股清流。
他完全从混乱的局面中走出来,开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格鲁派”,迅速风靡藏区,信徒与日众多,因为喇嘛都戴黄色帽子,格鲁派也称为黄教。
不过宗喀巴只是黄教的祖师爷,真正让黄教获得荣誉地位的,是第三代弟子索南嘉措。
和祖师爷一样,索南嘉措也是一枚学霸。
被确认为转世灵童以后,他就拜师苦读,成年后四处讲学传教,不仅在藏区名声日隆,还把黄教传播到青海和蒙古。
庞大的宗教影响力,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强势的话语权,以及左右地区世俗社会的能力,所以有了影响力的黄教,不仅得到西藏政权的扶持,也换来明朝的尊重礼遇。
这也是统战工作的精髓之一,有影响力的才是无党派人士,没有影响力的是吃瓜群众。
就在这个时候,历史课本里非常熟悉的“俺答汗”来了。
哥们在北方闹腾多年,经常到北京搞武装大游行,终于把明朝打回谈判桌上,开放了11处边境贸易口岸做生意,赚了很多钱,然后就想搞一点精神文明建设。
1578年,他给索南嘉措写信:“到青海约一波?”
蒙古大汗来信,当然没问题。
索南嘉措收拾包袱跑到青海,和俺答汗喝茶盘道,互相表达思念之情。等表面功夫做完,二人心照不宣的开始商业互吹:
俺答汗尊称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根据辈分,他属于第三世,当然前两世是追封的。
索南嘉措做为回报,承认他是成吉思汗的化身,并且奉上尊号为彻辰汗,有权力统治全蒙古。
总而言之,这次商业合作很成功,双方都得到想要的东西。
黄教第一次有了世俗政权的加持,再加上庞大的宗教受众,在西藏地区一枝独秀,很快就成为势力最大的派别。
但这些远远不够。
一个偶然的时机,黄教获得了西藏的统治权,达赖喇嘛也一跃而成西藏的最高领袖。
2
明朝末年,新疆是瓦刺蒙古的地盘,就是曾经俘虏英宗朱祁镇的部落。
不过此时的瓦刺蒙古已经衰落,迁徙到新疆之后,分裂为和硕特、准噶尔等四个部落,统称卫拉特诸部。
那个影响西藏命运的,便是和硕特部。
和硕特部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所以在四大部落中地位尊贵,长期担任总盟主,类似于蒋委员长的角色,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其他部落效力的话,只能开会商议,而不能直接命令。
到了崇祯年间,固始汗成为和硕特部的首领。
1634年,蒙古林丹汗和后金军屡战屡败,得天花病死在青海,其子第二年率领部落投降皇太极。从此以后,整个漠南蒙古归附于后金,皇太极也兼任蒙古大汗。
新疆的固始汗发现局面有变化,马上派遣使者去东北,代表卫拉特诸部参加了这场满蒙大联盟,做了后金的附庸。
既然抱上大粗腿,和硕特部自然水涨船高,固始汗也成了西北最亮的崽。
正是那一年,固始汗收到一封来自西藏的信。
那时的西藏大权,属于噶举派和藏巴汗,对于他们来说,黄教是不折不扣的邪路,绝对不允许继续活下去了。
黄教喇嘛没有枪杆子,想生存只能找外援,于是写信给新疆的固始汗:“我们过的水深火热,如果您能率大军南下,我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