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英国大选结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文/卢克文工作室嘉宾 低调老弟
2024年7月4日,英国下议院选举,工党击败保守党,时隔14年再次成为执政党,工党领袖斯塔默将出任新一任英国首相。
由于我们对英国,尤其是英国工党的了解太少,以至于在今天英国大选结果公布以后,很多官方媒体在转载下面这段话时都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2010年大选中,因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发动伊拉克战争,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最终保守党取代工党,开始长达14年的执政。
此后,前党魁科尔宾深陷反犹风波和英国脱欧混乱,使工党几次错失翻身机会。”
错误一:布莱尔在2007年时就已经辞去了工党党魁和首相之位,由布朗接替。
错误二:在布朗和科尔宾之间还有一个工党党魁叫米利班德。
2015年工党大选失败,当时的科尔宾只是个普通议员,怪不到他头上,2017年大选工党席位增加,则是公认的虽败犹荣。
科尔宾只需要对2019年的大选失败负责,什么叫科尔宾“使工党几次错失翻身机会”?搞得好像都是科尔宾这个老左派的责任似的。
由于这段有问题的表述在今天流传太广,不辟谣的话,下面的问题就没法展开讲。
第一,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关注日薄西山的英国?
第二,我们对英美关系的认识有哪些刻板印象?
第三,工党取代保守党上台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一、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关注日薄西山的英国?
自从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玩脱了以后,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英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比如2017年1月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上赶着去访问美国,可特朗普不仅没有高规格接待梅姨,还在第二年访问英国时公开骑脸输出。
特朗普对记者说,我告诉了特丽莎梅应该怎么做,可是她就是不听。当日法国晚报《世界报》的标题是——《虽受特朗普羞辱,特丽莎梅仍保持英国人的冷静》。
还比如2021年北约伦敦峰会,拜登一边宣称美国回来了,一边和法国一起,就英国脱欧导致的北爱尔兰边界问题,向英国首相约翰逊施压。
美国驻英国临时代办更厉害,当面大骂英国脱欧事务大臣。
最要命的是从特朗普到拜登,都没有同意签署《英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先假装答应,忽悠英国脱欧,然后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拜登则干脆谈都不谈。
从中国对英国的反应来看,在英国脱欧之前,财政大臣奥斯本每次访华都能得到高规格接待,而在脱欧之后,哪怕是首相访华,接待规格都要低得多。
英国脱欧后,不仅不再是殖民帝国,也不再是域外国家进入欧盟市场的跳板,当然大家就不重视了。
于是英国打出了“全球英国”的旗号。在当时看来,这不过是死鸭子嘴硬,硬往脸上贴金。
可时至今日,把英国这几年干的几件大事连起来看,就会发现世界搅屎棍不是假的。
比如2021年的美英澳,奥库斯联盟。当时国内舆论的焦点基本都放在了美国抢夺法国核潜艇订单这件事,然后冷嘲热讽一波马克龙。
还有在俄乌战争中,英国调门最高,砸钱最多,美国不敢给的武器英国都敢给。
这些事情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体现了一件事——英国正在恢复美国盟友体系中的副盟主地位。
这几件事的共同特点,就是英国仅仅打了安全牌,目前的英国由于日薄西山,无论经济、科技还是文化牌,都不好使了,也只剩安全牌。
但仅靠安全牌,英国也打出了不错的效果,由于打牌经验特别丰富,即使没有好牌,也能强行通过牌技,实现影响力的放大。
几年下来,英国的话语权有了一定的提高,老牌帝国的手段不是盖的。
这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关注英国的原因,别的不说,光是这牌技就值得好好研究。
二、我们对英美关系有哪些刻板印象?
很多人都有一种刻板印象,总觉得英美是穿一条裤子的。
没错,他们的确关系紧密,但其实英美关系是典型的脸上笑嘻嘻,背后mmp。
比如朝鲜战争时,英国政府默许反战组织游行,然后以此为借口,只派了三个旅,远低于美国的要求。比如越南战争时,英国干脆一个兵都不派,还在美越之间劝和促谈。
冷战时期,英国一边防备苏联,一边连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都往苏联卖,苏联米格-15战斗机的发动机,就少不了英国的助力。
而在欧洲,美国在没什么事的时候,其实更看重德国(比如布林肯就挑明了说,德国是美国最好伙伴),只有有事的时候,需要英国冲锋陷坚的时候,才更需要英国。
对于美国而言,扶持德国日本这两个先天不足的战败国,分别在欧洲和亚洲当老二,不比两面三刀的英国强多了?
了解了以上信息,再来看英国这几年的表现。
它利用中美战略竞争的因素,成功在半个多世纪以后重返亚太;又利用俄乌战争,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再次与法德争宠成功。
英国还几乎正式加入了《CPTPP》,只剩下最后的流程。连《英美自贸协定》,等美国2024年大选之后,也将因为英国手里的筹码增加,而有得谈了。
如果让英国把这个“副盟主”的位置坐实了,它既可以比美国的其他盟友地位高出一头,又能和盟主讨价还价,算盘打得噼啪响,只是有一个问题——保守党躲不过下议院选举。
三、工党取代保守党上台对中国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