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因为外部环境的扰动以及内部改革攻坚战带来的阵痛,舆论场有一种急躁的情绪。
面对这些急躁情绪,管理层多次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中国这么大,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循序渐进,要软着陆。
如果决策被急躁情绪所左右,希望“长痛不如短痛”而做出激进的决策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这就是管理层面对复杂问题时反复强调保持“战略定力”的意义所在。
今天给大家回顾改革开放历史上一段惨痛的挫折,这是在80年代经济转型过程中惊险的一跃——物价闯关的历史。
1 价格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是1978年,当时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直到1992年我国才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经济体制的转型时间长达整整14年。
为啥一个经济体制转型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
当时最主要的难点是什么?
是价格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还不知道,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商品的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国家制定。
国家决定某项商品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即便不合理全国也要执行。
国家要垄断商品价格制定的权利当然有深刻的原因。
建国之初,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要搞工业化建设,就不得不通过垄断价格强行引导社会资源向工业领域集中。
工业建设
(来源:搜狐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们没法学习西方国家通过对外掠夺殖民地来获得工业化资本,只能让全国大部分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来进行工业化建设——不同领域剪刀差价格体系,就是让全国大部分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最有效的经济手段。
当然,到1978年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一个工业体系的建设之后,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市场活力搞起来。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价格体系问题。
2 价格扭曲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1978年的商品价格极不合理。
首先是农业产品定价过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矛盾十分突出。
据国家物价总局测算,1977 年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29.4% ,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14.2%,工农产品价格显现 “剪刀差”。
农业生产因为农业产品定价过低而受到严重制约。
然后工业产品体系也存在定价不合理,造成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利润水平悬殊。
比如,1978年天津轧钢行业平均每个工人创造利润 8559 元,而与其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相当的炼钢行业平均每个工人创造利润仅为 412.6 元 ,一个轧钢工人创造的利润超过了20个炼钢工人创造利润的总和 。
1979年,国营工业企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为12.3%,但不同行业差异极大:
手表61.1%,工业橡胶49.4% ,针织品41.3%,自行车39.8%,染料油漆38.4%,石油37.7%,油田34.1%,缝纫机33.1%,化学药品33.1%;
而煤炭只有2.1%,化肥1.4%,铁矿1.6%,化学矿3.2%,船舶2.8%,水泥4.4%,半机械化农具3.1%, 木材采选 4.8%,农机5.1%。
所以,当时工业产品定价比较严重的问题集中在,越是原材料产品工业定价越低,利润率也偏低,而越是靠近消费终端的产品定价偏高,利润率也较高。
比价不合理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利润率高的企业 “一美遮百丑”,在“ 对国家贡献大” 的外衣隐蔽下,掩盖着惊人的浪费。
利润率低的企业根本没有努力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工业内部比例失调。
比如,加工业的利润率高于原材料工业的利润率,是造成原材料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体系已经严重扭曲了供应关系,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错配。价格不进行全面改革,所有经济体制改革就无从谈起。
3 调放结合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进行价格改革?
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应当逐步建立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以计划调节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所谓计划调节,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国家主动对不合理的价格进行调节;所谓市场调节,就是逐步将一些商品放到市场上流通,让市场对商品进行定价。
简而言之,计划内调节叫“调”,市场调节叫“放”。
所以价格改革的基本手段就是“调放结合”。在不同的时期,这个“调放结合”还是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1985年之前,“调放结合”是以“调”为主,在1985年之后则是以“放”为主。
由于过去价格长期被体制所扭曲,所以,一开始“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价格改革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首先是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